《璞玉價值:一趟重新尋找、建立與呈現自我價值的旅程》

醒報編輯 2024/10/23 19:48 點閱 697 次

「寶玉藏於琢磨」,每個人都是人才,就像是璞玉,只是有些人已綻放光芒,有些人還是一顆原石,關鍵在於你是否知道,「價值」是可被傳遞與量化的認知感受。一堂學校或公司都不會教,但對未來至關重要的個人價值課,教你從升學歷程、新鮮人面試到專業轉職都適用的價值法則。

由「思維造就行動」,唯有體認到自己和目標間的距離,而向前邁進,接下來不忘初心、反覆練習、願意接受挑戰,就能驅動自我成長,創造更多價值。這就是一趟從重新尋找、建立與呈現自我價值的旅程,找到價值積累成精華,如同熬煮底蘊十足的濃郁湯底。本書以完整架構,讓你明白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並透過練習,可以依據自己所遇到的情境,快速傳遞個人價值。

在職場上,我們常會遇到只靠「年資」生存的工作者。這些人一旦轉換環境或面對新的科技浪潮,幾乎無法跟上(雖然普遍認為自己年資就是價值的人,不會承認自己只有年資)。他們會緊抓著過去的做法與想法,最後才會發現「潮水退了,原來自己沒有穿褲子」。因此,持續累積自我價值其實是既重要又緊急的事(只是因為需要長期經營,所以常被歸類為重要但不緊急)。

中職史上首位千勝總教練洪一中,在他的《勉強自己,我才會是洪一中》一書中,有段很有意思的邏輯思維。洪總帶隊時,常常要求球員多加練習,球員會覺得練習量太多。但洪總認為練習並不是只為了「成績」,而是為了「延續運動生涯」。

洪總時常跟球員說:「你們現在練這些,是在為五年後的自己做準備。你們現在練得很扎實、練很多,只是延長你們的運動生命,如果當下成績也有打出來,要想成那只是附加的價值。」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但有人在嘗試描繪與創造未來。

未來價值在哪裡

「你想在清晨醒來時充滿希望,相信未來會是美好的——這正是成為太空文明的核心價值所在。它代表著對未來的信仰,相信未來會比過去更美好。我無法想像有比踏上宇宙間的旅程更令人興奮的事情了。」這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立SpaceX 的願景。

談到對未來人類的生活想像與規劃,這是一張未來路徑的藍圖,因此你會發現SpaceX不同型號的火箭,每一次發射的任務目標,包含支援行動、軌道測試與座落點位都不相同,但都在實現對於未來太空生活的感知與探索可能性。

比爾.蓋茲於個人部落格「Gates Notes」(分享所遇到的人、正在閱讀的書籍與正在學習的內容)。他談到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新篇章的機會:「今年讓我們一窺AI將如何塑造未來,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思考當今年輕人將繼承的世界。現在,我更多地思考她(孫女)將繼承的世界,以及幾十年後,當她這一代人掌權時,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我可以開始想像:她將使用的工具,她與親人保持聯繫的方式,這些創新將有助於解決問題。」

為未來預測與行動

為何人類對於未來充滿想像並作出預測與行動?因為未來代表著「未知」,但未知的另外一面就有「無限的可能」,所以除了尋找創造未來的機會之外,並盡可能地想讓未來的可控性更高一些。

或許我們不如馬斯克和比爾.蓋茲一般,對於世界的改變沒有太多的想像,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世界的規則,因此回歸到一般人的生活日常,多數人對於未知的事物,幾乎都會感到迷惘、擔憂、恐懼或不真實的感受。

我們不知道明天的重要會議能不能順利報告完成、我們不知道明天的這一趟旅程會不會有其他意料之外的事、如果有一天當你離開現在的工作,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階段會往哪裡走,儘管這些事根本就還沒發生。

回歸自身基礎思考

對於未來的產業、領域與工作類型,更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數十年前根本沒有所謂「社群」小編、沒有影音「網紅」、沒有「科技農夫」,或許十年後這些職業會消失,而再往後數十年的工作會有「星球工作站維修員」或「空間傳送員」。

儘管對於未來的工作我們無法預測,但仍然有脈絡可循,也是讓我們少數能夠掌握的重點,那就是回歸本質的概念與做法,我們從自身的基礎開始思考,有什麼能力是我們不需靠外在工具的輔助,其實就已經具備,只是可能尚未被發掘或強化而已。

未來所需的關鍵字

如果我們將這些關於未來需要具備的「關鍵字」,你有發現其共通點為何嗎?那些可能適應未來的能力,關鍵在於「能被移轉或放大且不會被時間所限制」的特性。

而具備這樣條件的「價值」,無論時代趨勢與環境如何變化,幾乎都是短時間內很難被取代,而這些所謂能夠符合未來的價值中,多數也都會體現在「思維」、「溝通」與「情感」方面,依然圍繞在「人」本身的存在。

設計課程的訓練

我們觀察全世界關於設計課程的訓練,已經不只是強調設計的成果(造形與功能),更多練習的是多元思考、觀察問題與跨領域思維的解決方式。

例如該如何運用產品與市場溝通、能快速適應客戶需求變化的方案思考、精準地預測銷售量能的成長,這都是一個商品被設計出來之後是否能夠存活的指標,而且這些經驗才是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以及創造出相較於過去更多價值的設計。

回想過去十幾年前的課程內容,隨著現代軟體已更新、技術已突破、趨勢已改變的狀態,現在我們只要描述一段文字就能透過計算自動生成畫面,用一張圖就能瞬間模擬與套用類似風格的概念。過去我們需要花三小時來產出一個成果,但是現在運用新科技,只要十分鐘就能產出幾乎完全一樣的成果,一百八十分鐘與十分鐘,數倍產能的結果,放在一起高下立判。

單項技術足以謀生?

當然有人會說,我現在單靠這項技術就足以謀生,看來或許如此。過去因為資訊落差與數位工具發展的關係,可能讓某項技術的學習門檻很高或學習曲線很長,需要透過長久的經驗與歷程累積,才得以轉換成為個人能力,而過去擁有「資訊落差」或「技術落差」的領域,例如買房、投資、水電、語言、裝修、繪圖、寫作等,因為部分無法公開透明的狀況之下而產生的利潤落差,現在這中間的「落差」幾乎已經被科技所弭平。

綜觀現在的技能學習曲線,80%的學習基礎,現在可能只需花20%的時間就能掌握基礎知識,而剩下20%需要深入鑽研的進階內容,則是必要花費超過80%的時間,才得以突破到更高階的層次,這的確是能與其他人產生差異的地方,但就一般的學習成效來說,或許80%的基礎能力就足以應付工作或任務所需。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思考關於未來的價值為何,我們先檢視自己手上所擁有的工具或所掌握的經驗,除了能夠適應未來的方向之外,還需要思考是否適用於其他環境。如果只懂某一間公司獨有的派系或文化潛規則,可能去到其他不同文化的公司,就幾乎無法複製經驗,這樣的條件並不是未來能夠被移轉與放大的能力。

一場不公平的牌局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張跑馬場型的牌桌前。眼前有一位荷官,身旁坐著幾個人,大家圍繞著圓桌玩同一場牌局。然而,你發現牌桌上的每個人手中的牌數和花色都不同,有人可能有五張牌,有人可能只有一張。儘管如此,只要坐在牌桌上,每個人的目標都是贏得牌局,所有人都在尋找最佳的出牌時機。

看到這樣的描述,你內心可能會想:「這場牌局不合理啊!」、「怎麼可能會有這種牌局?」、「這明顯不公平!」、「為什麼他有五張牌,可能還是同花順,而我只有一張?」等等。但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場牌局。

相信大多數曾在職場工作過的人都有面試的經驗。上述牌局的情境其實與真實的面試情況「幾乎相同」。對於企業主、公司人資或獵人頭(也就是荷官,制定牌局規則的人)來說,他們面對的是所有面試競爭者(牌局的其他參賽者)。

每個人都因過去的家庭背景、生活經驗與資歷,造就了獨特的個人價值(就像參賽者手中牌的張數與花色)。人資根據目前公司內部的職務需求(參賽者尋找適合出牌的時機),來決定哪位求職者能進入公司(也就是最終贏得牌局的參賽者)。

主動掌握的時機

這聽起來很殘酷,但規則就是如此。職場中多數人想要晉升、加薪與獲得權力,而彼此之間的經驗、能力與態度都不相同,有人一開始就擁有非常多牌(先天帶來的優勢, 加上後天的努力),有些人手上有慢慢地多幾張牌(持續靠著後天努力工作換來),有些人只會覺得自己手上牌不夠多(因為不想努力所以停留在原地),但如果你只會抱怨其他人拿著愈來愈多牌,最後只會讓其他人贏得愈來愈多場的牌局,中間的勝負也愈差愈多場。

我們重新思考一下剛剛上述的情境——「制定牌局規則的人」、「其他的牌局參賽者」、「贏得牌局」,幾乎都是你無法確認與掌握的部分,唯獨「持續增加手上的張數牌」與「尋找適合出牌的時機」,才是你可以主動掌握的事情,這也是我在這個階段最想與你分享的地方。

牌局中的手牌價值

現在你正處於這牌局中,你的手牌是什麼樣子?

● 你知道自己有哪些牌嗎?
● 你知道自己有幾張牌嗎?
● 你知道自己缺哪張牌嗎?
● 你該如何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牌組?

你的手牌代表你的價值,所以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人生階段,過去曾經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價值是什麼嗎?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真正花時間想過,但只要你願意開始,一切都不嫌晚。(宇欽/輯)

《璞玉價值:一趟重新尋找、建立與呈現自我價值的旅程》
作者:鄭君平
出版社:感電出版

其他書訊:
《高情商HR的底層邏輯》
作者:王萍
出版社:樂律

在現代職場中,HR的角色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管理者,更是企業裡各個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情商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及團隊的整體氛圍。本書致力於幫助HR提升情商,進而在職場上面對挑戰時能夠遊刃有餘。
書中從自我管理開始,深入探討了人資在面對不同層級的管理挑戰時,該如何運用高情商來應對和解決問題。本書除了說明溝通技巧的基本和進階原則之外,更強調要如何在招募、培訓和績效面談中運用高情商,能夠幫助人力資源管理者提升自身情商,並提升職場競爭力。

《活動全身肌肉,開始北歐式健走》
作者:林士聘(士官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北歐式健走運動只是在健走時加上手持雙杖前後擺動的動作,不僅能夠幫助穩定走路的姿勢和動作,更能運用到全身80%的肌肉,增強肌耐力、降低三高、增加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性,改善個人的行動力與身體健康;也能夠根據個人的體能和需求,藉由調整健走的步伐和速度,改變訓練強度,達到運動保健目的。

本書從個人的健走訓練,到融合健走運動的旅遊計畫,詳細圖解北歐式健走的正確姿勢、注意事項,一步步跟著自主練習、校正姿勢,並搭配持杖暖身操、持杖肌耐力及平衡操,也能幫助訓練上下肢體和核心肌群。除了運動訓練,帶著健走杖出行,展開更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