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青花:十字蟹與拉丁文密碼》

醒報編輯 2024/10/16 18:57 點閱 372 次

海上絲路沿線的海底沉船遺物,成為海底尋寶獵人的目標。法國國際刑警為追查一件造型奇特的海撈瓷──「青花倭角瓶」,跨海尋求深圳警方派員協助。

同時,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又是景德鎮李窯傳人的李聿,接下罹患腦部腫瘤的荷蘭恩師所委託的「船貨迷蹤」案,從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的靜物畫中發現新線索,畫中所繪插了一束百合的青花瓷,正是韋麻郎寫給艾薩克.樂梅爾信中所提到的青花倭角瓶,且畫底還隱藏了一隻生於南海的十字架螃蟹,以及八十一個字母方陣的拉丁文密碼。

這些線索又指向了與南明朝廷關係匪淺的耶穌會神父卜彌格,跟他所繪的十字蟹以及海南島黎族人的十字蟹紋身是否有關?保護他的將軍陳安德為何不知去向?這批價值連城的寶藏又為何牽涉到鄭成功和南明朝廷「反清復明」的計畫?「船貨迷蹤」的秘密,逐漸透出一線曙光……

我喜歡青花瓷,也收藏了不少「我喜歡的」青花瓷,特別是那些我認為有可能是明代瓷器的明青花。時間久了,收藏的「明青花」多了,一個以「明青花」為題材說故事的念頭漸漸浮現,但也只是想想,並無行動。

一九九七年廣受世人敬仰的德蕾莎修女辭世,那時我在華視工作,藉職務之便策劃播出《德蕾莎修女》這部有名的紀錄片,並邀請樞機主教單國璽、台北總主教狄剛及教廷代辦車納德神父蒞臨華視觀賞。事後我收到狄剛總主教一封以毛筆寫的親筆信,對徒然領有聖名卻不折不扣是一隻迷途羔羊的我表示感謝並多所慰勉。

因為受到狄神父的感召,我又進一步取得該紀錄片錄影帶發行權並安排在統一超商上架以廣流傳,星雲大師還特別撰文推薦。大師說:「德蕾莎修女以『貧窮為傲』正是我嚮往『以無為有』的精神!」但我總覺得應該還可以為我出生時即賜福與我的天主教會再做些什麼。

法國、荷蘭與瓷器

二○○八年我寫了《黃金天下》一書,承蒙中研院史語所陳國棟教授抬愛,具名推薦。陳教授是國際知名歷史學者,台大經濟系教授,荷蘭萊頓大學研究生指導教授,他願意向讀者推薦我這個外行人寫的一本與歷史和黃金貨幣沾了點邊的著作,對我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

我前往中研院向陳教授致謝並執弟子之禮問學,陳教授豁達大度,毫不藏私的給與我許多指導和協助。每次我前往史語所總能從陳教授那裡獲知許多埋藏在歷史文獻中不為人知的「祕密」和歷史斷點,這些寶貴的吉光片羽撐起了我這本遲至今日才完成的小說《最後的青花》極為重要的骨架。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斷的從陳教授那裡知道了很多大航海時代中國與荷蘭之間貿易歷史的點點滴滴,但因為我個人對瓷器的偏愛,所以這些歷史的點滴很自然的向瓷器貿易匯聚。

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大股東艾薩克.樂梅爾、他的兒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七任台灣長官馬克西米利安.樂梅爾、首先登陸澎湖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司令韋麻郎、萬曆朝的太監高寀,以及一名親眼見證當年中荷之間貿易歷史的通譯林玉等等,這些曾經出現在大航海時代歷史舞台的人物漸次進入我的腦海。

直到有一天,我又認識了曾經在康熙年間到江西景德鎮打探瓷器是如何製作的法國籍耶穌會神父殷弘緒,終於使我腦海中紛亂雜陳的許許多多與瓷器有關的資訊,逐漸形成一個以青花瓷為依託的小說初步的故事架構。

黃金佛經的出現

小說的雛型有了,但寫作的動力不足,所以《最後的青花》一直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尷尬狀態。而且因為一本黃金佛經的意外出現,硬是把正在南海絲路徘徊的我帶向南海觀音的座前。二○一一年,在我廢寢忘食研讀佛教文獻三年之後,我出版了生平所寫的第一本小說──《千手觀音:失落的畫像》,裡面滿是菩薩真言,沒有一點瓷器的影子。

因為小說的出版,我應邀至佛教弘誓學院教授中國語文課程。很奇怪的,每每我向同學們解釋我是如何理解佛典中的語言時,常常會不由自主的以聖經中的語句來印證。比如說《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云:「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很自然的我就想起《聖經.啟示錄》說的「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阿拉法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α,俄梅戛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Ω。這兩段經文無疑是兩種語言,但表達的卻是幾近相同的概念──無所不在。法無所不在,神無所不在。

景德鎮瓷器走私日本

在學院任教時我認識了藍吉富教授,一次閒聊時藍教授談到日本德川幕府禁教,逼迫信仰基督教的日本教徒必須踩踏基督聖像才能活命,同時也用這種所謂「踏繪」的手段分辨來日本做生意的荷蘭人是否為傳教士。當時耶穌基督和聖母馬利亞的塑像都被打碎丟棄,迫使日本基督徒不得不暗地從中國景德鎮引進陶瓷的觀世音菩薩像權充聖母馬利亞像。

景德鎮製作的這種以走私方式祕密進入日本的「聖母馬利亞像」,在耶穌會神父殷弘緒來到景德鎮之前十多年,就因為日本幕府嚴厲查禁而不復存在,所以當景德鎮一位教友送給殷弘緒一個繪有聖母馬利亞和聖約翰分別守在十字架兩旁的粗碟子,殷弘緒感動莫名,他對這個粗碟子的珍愛「遠甚於千年上好古瓷」。我在小說中以《舊約聖經》所言「下到窯匠家裡」的耶利米比喻故事的主角,靈感就是來自在景德鎮成就一生功業的殷弘緒。

找回初心的重要

一九二○年代,一位和我祖籍籍貫相同的臨川人范乾生來到景德鎮經營范永盛瓷號。他製作的聖品瓷,包括耶穌基督和聖母馬利亞的聖像以及祭台上用的花瓶、燭台、聖水罐等等,因為技藝精良栩栩如生,獲得教宗的肯定,梵諦岡並通電世界各地天主教會向景德鎮范永盛瓷號訂製所需聖品瓷。

這段歷史讓我想起《新約聖經.羅馬書》所言:「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中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嗎?」同時這也使我意識到我的青花瓷小說不能只有我喜歡的明青花,也不能將場景完全局限在中國和荷蘭的瓷器貿易,應當還要有當初我收到狄剛神父的信時所立下的「初心」。

星雲大師多次在對信眾開示中提到的「不忘初心」提醒我找回初心的重要,從而生出以拉丁文聖經的經文設計故事中尋找失蹤的青花瓷的關鍵線索──拉丁文密碼,因為拉丁文是最符合神父身份的語言,而小說的緣起又和神父有密切的關聯。為了對拉丁文有所瞭解,我重回母校師大法語中心學習拉丁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拉丁字母神秘密碼

在我對拉丁文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根據古典拉丁文沒有J、U、W這三個字母,再加上退位法的凱薩密碼,以及中國傳統盤中詩的文字排列方式,總算不負所學的設計出小說所需要的一個九乘九共八十一個拉丁字母的神祕藏寶圖密碼。

就這樣,一個以大航海時代中國與荷蘭瓷器貿易為背景,找尋一批被遺忘在某處歷史角落的青花瓷的故事終於慢慢成形了。有一天,我和畫家楊恩生教授閒聊,談到我這本進度緩慢的小說,楊教授立即決定根據我描述的情節畫一幅採用十七世紀荷蘭古典靜物油畫風格所畫的水彩畫幫我加油打氣。這幅青花倭角瓶裡插了一束百合花的畫作,成為小說中十字蟹和拉丁文密碼隱藏在一幅畫中畫底層的原始圖像。

二○一六年德蕾莎修女由教宗方濟各封聖,現任教宗方濟各也是耶穌會士,他日後有沒有可能封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他之前有兩位方濟各曾經封聖。一位是一二二八年封聖的亞西西聖方濟各,他創立了方濟會。另一位則是大航海時代遠赴東方傳教,一直想進入中國但卻抱憾以終的耶穌會神父聖方濟各.沙勿略。

十字蟹的神奇記號

亞西西聖方濟各領受聖恩的方式,就是小說中男主角跟隨神父學習拉丁文所採行的方式,上課時隨機翻閱拉丁文聖經,翻到哪頁就以那一頁的經文做為當日學習的教材。

一六二二年封聖的聖方濟各.沙勿略則是大航海時代初期的人物,他在行經麻六甲海峽時,手畫十字祝福一隻將他擲入海中的十字架送還給他的螃蟹的傳說,使得另一位在一六四五年來海南島傳教的波蘭籍耶穌會神父卜彌格將出現於南海、背殼有十字架花紋的十字蟹視為上帝恩寵的示現。

十字蟹背上的神奇記號象徵卜彌格神父為南明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悔承諾,也象徵奉命隨身保護卜彌格安全的南明游擊將軍陳安德忠於職守的節義,更是這個大航海時代的故事所遺留的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

至此,一個虛構的小說故事就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的展開了,而引發故事的導火線則是一件合乎故事發生年代的明代青花瓷器,一件曾經被另一位鼎鼎大名的耶穌會神父郎世寧畫入《瓶花圖》中的大明宣德年製青花獸面耳牽牛花紋倭角瓶。這幅畫我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

迷途羔羊的人生

二○一一年我寫的《千手觀音:失落的畫像》出版後,《人間福報》曾經刊出專文報導。該報編輯在報導中所下的標題至今我仍記憶猶新。第一個標題是「天主教徒寫佛學小說」,第二個標題是「建構故事真實情節」,第三個標題是「藉史實來訴說觀音」。我生性愚魯,編不出曲折離奇的故事,只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過我衷心盼望這本小說《最後的青花:十字蟹與拉丁文密碼》沒有偏離上述三個標題所標示的路線。

當然,這本小說不是天主教徒寫佛學小說,也不是訴說觀音,而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在人生的旅途中尋找他喜愛的明青花時,偶然在海南島遇見了一位寫過《中國植物志》、《中國地圖冊》,並將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譯成拉丁文,被視為「波蘭的馬可波羅」的耶穌會神父卜彌格所引發的故事。

小說雖然以「最後的青花」為題,但我相信這絕對不會是以青花為題的最後一本小說。最後我要特別感謝許多直接或間接給與我許多指導和協助的良師益友,特別是出版社的總編龐君豪和主編歐陽瑩,沒有他們的幫忙,我無法完成這本小說,在此我誠摯的表達內心的感謝,謝謝大家。(宇欽/輯)

《最後的青花:十字蟹與拉丁文密碼》
作者:李念祖
出版社:暖暖書屋

其他書訊:
《高效經理人手冊 : 史丹佛商學院最熱門管理課,鍛鍊主管5大卓越執行力》
作者:大衛.道森
出版社:商業周刊

身為職場管理者,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問題等你解決:人手不夠要找、新人到職要帶、隊友跟不上要教、會議多到時間不夠用、營運績效要檢核,更不用說本來就要拚的業績……一個比一個讓人頭大。如果有一位什麼難纏問題都解過的管理大師,讓我們隨時請教,該有多好。

大衛‧道森教授有豐富的業界、學界經驗——曾任職麥肯錫顧問,且創立、管理、投資多家企業,更兩次榮獲史丹佛卓越教學獎,他將累積多年、上百位創業者及上千位商學院學生最頭痛的問題集結成《高效經理人手冊》,以最扼要的篇幅/最簡明的文字/最實用的工具表單,讀者一有疑難,不用自己摸索、踩坑,只要翻開這本手冊就找得到答案。

《好人主管一定要懂黑臉管理》
作者:曾和利光
出版社:大是文化

職場裡,總有刻意迎合對方、不願得罪任何一方的好人;也有願意扮黑臉,認為只要是對的就該說出來,為了糾錯而得罪人的孤勇者。多數人只喜歡說好聽話的白臉,厭惡直指痛處的黑臉,很多好人主管,為了「團隊精神」、「凝聚」、「和諧」,刻意要創造一個大家開心工作的友善職場;然而……

日本資深人力專家曾和利光以超過20年的經驗指出,那種不敢說出「其實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好主管或是好部屬,正是導致團隊毫無作為、不知錯不能改、拖垮組織成長、甚至走向解體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