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總預算案卡關 需誠意溝通

醒報編輯部 2024/10/01 12:57 點閱 2825 次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卡關,陷入一個既政治又經濟的泥淖,這場糾紛顯示出政壇在預算審議過程中的深層問題,也是行政與立法機關之間的權力運作的挑戰。在這場僵局中,無論是朝野對話還是「和解宴」的努力,都反映了各方試圖解開死結的意圖,但政治因素卻似乎使得問題難以輕易解決。

預算卡關行政院強硬

預算卡關的根源源自於對特定預算項目的爭議,特別是原住民禁伐補償等敏感議題。國民黨指控行政院未能依照《禁伐補償條例》編列預算,這是造成預算案卡關的核心問題之一。國民黨強調,該補償預算是依法應列的部分,行政院若無視這點,將構成違憲。而且退回預算不代表削減,而是要求重新編列,使其更加合理。這種情況下,卡關是否能解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朝野雙方在該議題上達成的共識。

行政院的立場同樣堅定,卓榮泰表示,政府無意重新編列這些爭議項目的預算,這使得和解的機會變得更加渺茫。行政院的這種強硬態度,反映了執政黨對於預算的高度控制,但也引發了外界對其是否真正重視立法機構的監督功能的質疑。

朝野對話與「和解宴」

面對這樣的僵局,韓國瑜在朝野對話中的角色尤為引人注目。作為立法院院長,他處於一個需要平衡各方的微妙位置。朝野對話和「和解宴」象徵了某種溝通的開始,但同時也被解讀為政治權術的操作,國民黨強烈批評政府將責任推給韓國瑜。

韓國瑜作為國會大家長,雖然具備協調的能力,但卻沒有實際決策權,因此在這場對話中,他的角色更多是象徵性的,而非實質性的。這也使得外界對這場「和解宴」的效果表示懷疑,認為如果雙方未能誠意面對根本問題,對話的結果可能只是表面化解,實質問題仍將持續。

預算爭議後的選舉考量

這場預算爭議並非純粹的技術問題,它背後顯然有選舉的考量,朝野雙方都試圖透過預算問題為自己的選民爭取政治利益。對於國民黨來說,強力杯葛預算可以讓選民看到他們在監督執政黨方面的努力,並藉此積累政治資本。另一方面,民進黨則希望藉此讓國民黨陷入長期的預算對峙,使其背上阻礙經濟發展、影響民生的指責。

這種「以總預算為武器」的戰術雖然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期來看卻損害了政府的運作效率,也讓民眾對於預算審議的信任度下降。無論是行政院還是立法院,在面對預算問題時,過於政治化的操作都可能最終損害的是國家利益。

未來的可能解套方向

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真正的解套方式在於朝野雙方能否放下成見,進行務實的對話。退回預算固然是一種制衡的手段,但過度使用則會損害政府運作的基礎。因此如何在堅守原則的同時,適度退讓,是朝野雙方必須面對的挑戰。

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應該明白,民眾期待的不是無休止的政治鬥爭,而是如何透過預算的審議來促進國家的發展與進步。面對預算案卡關的僵局,唯有回歸理性、誠意對話,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