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頻傳高齡駕駛肇禍。交通部道安資料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駕駛汽、機車事故件數從二○一一年二萬三八五四,到二○二三年攀升至七萬二四八八件!
與青壯年族群相比,高齡者除了視覺、聽覺等感官功能退化外,肢體靈活度與反應速度也下降。在記憶力、注意力等心理層面上也逐漸走下坡,造成駕駛時很有可能因為老花或白內障看不清楚、距離抓不準、反應不及等因素,常導致車禍發生。
隨年紀增長,高齡者開車時的反應已經不能與年輕時相提並論,但不少高齡駕駛仍可能照著自己過往的方式開車。在視力及聽力都下降的情況下,同樣的駕駛方式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危險。像是碰到異常情況時來不及反應,很有可能會誤把煞車當油門,結果失控暴衝,造成碰撞。
話又說回來,很多長輩選擇開車,未必是因為他們高估自己的駕駛能力,而是沒有其他的移動方式。在高齡少子化之下,大眾運輸系統也面臨司機短缺、路線、班次縮水的困境。尤其是非都會區,老人家一旦放棄自己開車,很容易就變成出不了門的所謂「交通難民」。
雖然政府不斷宣導高齡者應盡量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但大眾運輸在台灣的普及性存有嚴重的城鄉差異,若未有配套就直接剝奪長者駕駛權,很多人連買菜、生活都有困難。建議政府應正視高齡駕駛問題背後公共運輸不發達的困境、積極布建民眾所需的公共運輸服務或尋找其他替代的交通工具,才能避免道路上充斥著高齡危險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