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價值與價格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08/19 14:03 點閱 2085 次
價值醫療是一種醫院和醫生等醫療服務提供者根據患者的治療結果獲得報酬的一種醫療模式。(網路截圖)
價值醫療是一種醫院和醫生等醫療服務提供者根據患者的治療結果獲得報酬的一種醫療模式。(網路截圖)

道德高尚的社會賢達或專家學者們常說:我們要多做可以創造「價值」的事,少做只是計較「價格」的工。這個議題值得進一步討論之處是,價值與價格,是否彼此全然獨立互斥?有沒有只有價格,而無價值的事?或者相反?

追逐價格常受質疑

什麼是有「價值」的事?價值並不容易清楚計算,一般都把非以營利為目的的行業,包括如宗教信仰、慈善、醫療、教育與文化等等都列屬於此。而所謂「價格」,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計算而運用的資源,引申來說,一些行業如果是以追求利益為主要目標,就被歸類為「價格」。

聚積利益的過程與方法,如果合乎情理法,當然無可厚非,但有不少個人或團體,為達目的,或不惜犧牲尊嚴或人格,或未謹守倫常規範,或罔顧公理正義,以致於提到「價格」,其道德上的評價總難免遭到質疑。

然而,不管手段如何,因為機緣或時勢的影響,原本以「價格」為主要工作的個人或團體,或者漸漸,或者突然間,價格高漲起來,從而飛黃騰達後,便開始轉而從事具有「價值」的事務,甚至因此普受推崇與讚揚,「大惡霸變成慈善家」,不容否認,也是社會上相當常見的現象。

勿偏離價值

反之,原本是眾人認為極具「價值」的工作,譬如醫療,若領導者在理想與現實間無法取得平衡,或者有許多參與者本身的「價值觀」,已逐漸偏離醫療本身的價值,則醫療價值的維持,顯然就會面臨嚴肅考驗。教育與文化事業亦同,最終都只好以「價格」的方式來解決。

因此,價格與價值,顯然無法一刀可以清楚兩切。我們當然不樂見,先以齷齪手段取得資源後,再翻身當散財大神的現象一再重演,但也不需像聖人一樣,避諱討論「價格」。對於有價值的事工,我們或許可以短期不顧成本,努力勤求品質提升,但若是長久入不敷出,「創造價值」就會成為無根的空談。

聖經上有段話值得深思。羅馬書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