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歲月〉參訪藝術之都柏林

朱全斌 2024/08/15 12:02 點閱 2664 次
參訪中,我特別驚訝地發現來自於中國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有別於敦煌壁畫其中原式的藝術風格,更有印度希臘的風貌。(作者提供)
參訪中,我特別驚訝地發現來自於中國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有別於敦煌壁畫其中原式的藝術風格,更有印度希臘的風貌。(作者提供)

每年暑假都會規劃去一趟歐洲,原本規劃要去南歐,因為天氣炎熱,改成去緯度較北的德國柏林。上次造訪已經是柏林圍牆剛倒塌時的35年前,正好更新一下印象。

上次來只是一個尋常觀光客,並沒有深入了解柏林的美好,但聽說柏林是新藝術之都,有170幾間博物舘,這次採居遊方式,正好可深入探究。

拜訪藝術之都

我首先拜訪了柏林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 ),它設立在博物館島上的柏林宮內,佔地龐大,以文化人類學的方式進行館藏分類,計有亞洲館、非洲館、美洲館,以及當代藝術展覽等。
在亞洲藝術館中,採取時間、空間互為經緯的方法,呈現西亞、中亞、南亞、東亞、東南亞等地的藝術,時間以絲路為主軸,並且有從印度大陸、新疆、高棉等古文明遺跡所出土的文物與藝術等。

參訪中,我特別驚訝地發現來自於中國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有別於敦煌壁畫其中原式的藝術風格,更有印度希臘的風貌。

古埃及美術藏品

該館站在德國的立場反思,從審慎與反省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因殖民帝國時代掠奪而來的藝術品

在博物館島上,另外有個重點是舊博物館 (Altes Museum)。舊博物館雖名為博物館,卻是藝術珍品的收藏地。這裡收藏了世界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王納芙蒂蒂的塑像,內有齊全的古埃及美術藏品,尤其能近距離觀看藝術品細節,加上策展團隊的文件目錄,選擇系統性作品展示的專業,使得民眾瀏覽舊美術館的作品時還能很清晰地看見古埃及藝術的脈絡。

另外我也去了新國家藝廊,這裡的展場空間以極簡的工業設計風格建造,意圖去除領袖崇拜、圖騰標示,其展覽主體是回顧冷戰以來的後現代藝術,柏林本地的政治因素,在東西分裂下各自發展出的觀念藝術,後續承接兩德統一後的全球化熱潮,乃至於當代與後全球化的主題。

看安迪沃荷回顧展

新國家藝廊的特展正好是安迪沃荷完整的回顧展,讓場館充滿了更多的活力與挑釁意味。

我同時也去了新博物館,這裡收藏了浪漫主義時期與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日耳曼作品,以柏林為特色的著名畫作《腓特烈大帝在無憂宮的長笛音樂會》即收藏於此。

常態特展收藏了日耳曼于统一前后的人民生活風貌以及工業化初期的劳動情况,预示了後來社會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的出现。

地上看柏林

在攝影方面我也拜訪了兩個重要的博物館:柏林攝影博物館有大量當代重要的攝影師 Helmut Newton 的私人收藏,從該館以Helmut本人的創作軌跡,我們看到了從威瑪德國時期興起的人像攝影,再到二次大戰後蓬勃發展的時尚雜誌攝影史。館藏攝影作品包括大量以柏林為場景的城市面貌,詳實紀錄了從威瑪德國、二戰柏林、冷戰與柏林圍牆倒塌以及當代柏林的地貌與人文。

此外,C|O 美國之家 American House 則有美國當代藝術家Tyler Mitchell展出他的攝影與錄像作品,以後殖民再探索為題,並具有獨特高超的色彩表達、非裔美國人的身體再現。

柏林的藝術收藏真的十分豐富,怪不得有人說「地下看羅馬,地上看柏林」,此言果然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