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凱米看台灣地層下陷的危機

醒報編輯部 2024/08/01 12:21 點閱 2965 次

今年第3號的颱風「凱米」,是八年來第一個登陸臺灣的強烈颱風,暴風圈籠罩全台,同時降下了超大豪雨;中央氣象署在七月24~25日,共發布了20次致災性降雨的國家級警報,尤其嘉義以南四縣市,累積降雨量的等級接近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河川水位暴漲,橋梁緊急封閉,流域沿岸的許多村落、農田、魚塭、道路都泡在水裡,造成十分嚴重的淹水災情,重創臺灣的中南部。
以高雄市來說,茂林區的測站在颱風侵襲期間累積雨量超過1800毫米,暴雨又逢大潮,洪水無法經由河川等排水系統宣洩,以致蓄水量將近500萬噸的25個滯洪池根本無法容納而四處漫溢,加劇了高雄精華市區的淹水情況。

極端降雨是致災因素

這次凱米颱風的洪澇災害,極端的超高降雨量固然是致災主因,然而人為不斷改變原本是河川行水區的範圍,增建了許多重劃區,填平了無數的埤塘、窪地,大幅減少原本可以滯洪的空間,增加了洪澇的風險,更是不能輕忽的因素。

除此以外,這次南部主要的淹水嚴重地點,大多在地層下陷的區域;地層下陷區就像一個超大的碗公,不但豪雨時匯聚周圍源源不絕的洪水,同時雨停了之後,碗公裡面的水根本流不出去,只能用抽水機排掉,延長了淹水的苦難。

地層下陷是臺灣長久以來的沉痾。根據經濟部水利署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2023年臺灣地區發生顯著地層下陷 (也就是年平均下陷速率超過3公分以上)的面積有620.6平方公里,約等於臺北市面積的2.3倍;其中彰化地區有25.9平方公里,雲林地區有247.7平方公里;嘉義地區有241.1平方公里;屏東地區有105.9平方公里,顯示地層下陷的情況在中南部還在廣泛且持續的進行,這是國土永久性的損害。

地層下陷傷害深

臺灣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工業及民生用水的需求不斷增加,地表水的供應無法滿足,導致地下水長期過度汲用。當地下水抽取超量時,地下水的水壓將相對隨之降低,使得受壓含水層上部不透水層中的支撐力減少,土壤荷重相對增加,導致區域性地層下陷,這是臺灣自1980年代以來水資源管理結構失衡的不幸後果。

雖然政府近年來加強地下水資源的管理與監控,也推動相關政策與法規,例如管制高鐵沿線地區的地下水使用,以減少過度抽取地下水。儘管如此,直到目前中南部的彰化、雲林、嘉義、屏東地區仍然面臨相當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顯示成效不彰。因此,需要持續加強監測與改善地下水管理的措施。

地層下陷區不但會加劇豪大雨期間洪澇的傷害,對周邊生態環境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地層下陷會改變當地的水文條件,影響土壤、濕地、生態棲息地的健康,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及農作物顯著減產;同時下陷地區的建築物、道路和橋樑等基礎設施,會因地層下陷而出現裂縫或傾斜,增加維修成本和安全隱患。

台灣是高風險區

更麻煩的是,全球海平面正因冰雪圈的加速崩解,以及海洋升溫的膨脹效應,呈現災難性的上升趨勢,對臺灣沿海的地層下陷區域來說,由於高漲海水不住的向內陸挺進,風暴潮會更頻繁,排水也更加困難,淹水風險會呈現跳躍性的增高,不但衝擊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長遠看來,受影響地區的民眾還需要集體進行搬遷,以及社區的異地重建。

這次凱米颱風帶來的衝擊,再一次提醒我們: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極端氣候事件如熱浪、乾旱、洪水、和強烈颱風的頻率和強度增加,臺灣是受到嚴重影響的高風險區。由於地表的升溫會至少持續到本世紀末,我們面對的挑戰是既深且久,政府、企業、一般民眾都要趕緊採取相應的適應措施,全力防範,以減輕更多可怕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