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架空政院? 府:只做溝通不決策

呂翔禾 2024/06/20 17:54 點閱 1854 次
對於賴清德設立委員會對行政院的影響,綠委紛緩頰表示,最終政策執行還是要回歸行政團隊,不會有干涉問題。(中央社)
對於賴清德設立委員會對行政院的影響,綠委紛緩頰表示,最終政策執行還是要回歸行政團隊,不會有干涉問題。(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針對外界質疑總統賴清德成立3大委員會,名單越過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20日解釋說,委員會若有結論或建議,總統會與院長商議,執行層面也會回歸行政團隊處理。綠委陳冠廷也緩頰說,委員會只是意見蒐集平台,有助政策制定過程更完善。但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仍質疑,委員會恐成總統擴權工具。

賴清德19日宣布,成立「氣候變遷」、「社會韌性」與「健康台灣」3大委員會,並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政委陳時中、中研院長廖俊智、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人擔任副召集人,盼透過平台快速蒐集意見,加速政策推動,擴大社會溝通。由於行政院長卓榮泰並不在3個委員會決策圈中,恐造成總統越級指揮部會首長。

執行回歸行政團隊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特別提出說明指出,賴總統與卓榮泰有充分討論過,兩人都覺得這三項議題,攸關未來台灣的發展,因此有必要拉到總統層級來積極因應,且美國、日本、韓國,也都有在總統或總理層級處理相關議題。

張惇涵進一步說明,三個委員會都會有相關部會首長參與,若有結論或建議,總統也會與院長商議,執行層面回歸行政團隊處理。另外,參與的部長並不會增加任何薪水,而其他未來遴聘的委員都是無給職。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受訪時也緩頰說,3大委員會是諮詢功能,未來再提出政策方向還是要回到行政院部門,「不會有總統把手伸到行政權、指揮部會首長,請大家給予正面期待。」

委員會不做決策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受訪時也說,3大委員會的成員很廣泛,包括官員、中研院學者與民間組織,表示政府希望透過平台蒐集各類意見,並進行詳細的討論。他強調,這些平台並不會做出決策,只是政策討論的過程需要3個委員會,可以讓政策的規畫更加完善。

「雖然是任務編組,但我認為委員會運作的時間應該會很長!」陳冠廷說,包括核能、再生能源的發展策略,還有發電、配電等規畫都需要長時間討論,且因委員會不會做出決策,不會有架空行政院長的問題。

閣揆如同幕僚長

但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質疑,這會凸顯出我國憲政體制下所出現的問題,比如健康台灣,未來施政推動,到底要聽總統府委員會,還是衛福部長?黃國昌擔憂表示,這些委員會在總統府之下掌握如此大的實權,「但目前在我國民主憲政體制下,要怎麼樣進行有效的監督制衡?」

黃國昌坦言,設立委員會只反應出實權仍掌握在總統手上,行政院只是總統的執行長,部會首長都要執行總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