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能降疾病風險 小心超加工素食

簡嘉佑 2024/06/12 11:32 點閱 1355 次
許多超加工食品其實也屬於素食,但對身體健康危害相當大。(Photo by Wil C. Fry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許多超加工食品其實也屬於素食,但對身體健康危害相當大。(Photo by Wil C. Fry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茹素飲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癌症的風險,但素火腿、洋芋片與餅乾都屬素食,而這些超加工食品不僅對健康有危害,還有增加憂鬱症的風險。然而,專家特別指出,就定義上,植物性肉品也屬於超加工食品,但此類食品對健康影響的研究仍相當有限。

茹素藏加工食品危機

CNN》報導,許多研究指出,民眾吃素食或奶蛋素的話,能有效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狀況;但英國伯明罕阿斯頓醫學院營養師梅勒指出,但其實許多超加工食品不含肉類,卻有相當高的健康風險。

他指出,「我們不能總認為素食等於健康,包括餅乾、洋芋片與糖果等食物,其實也屬於素食範疇,但大多數人並不認為這是健康飲食」。研究進一步指出,素食的垃圾食物會導致三高,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除了鹽、糖及油等調味料之外,還加入如香料、人造色素或穩定劑等成分,讓產品更可口或更有吸引力,其中包含不少素食產品。研究人員勞勃指出,這些食品中的添加劑導致民眾出現更嚴重的炎症,所以民眾為了健康,轉向素食飲食時,更應考量加工程度,才能發揮效果。

植物性肉品須研究

衛報》報導,腸道微生物通過代謝產生的有活性的蛋白質,對穩定大腦情緒有著重要作用,而超加工食品也會破壞腸道內的微生物,導致民眾更容易出現憂鬱。

研究也考察了素香腸、素雞塊與素肉等植物性肉類產品,此類食品本質上屬於超加工產品。然而,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健康教授斯卡伯勒表示,植物性肉類替代品僅佔植物性超加工食品的低比例,所以素食肉品對健康的風險,需要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