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回來了! 復育計畫卻威脅牲畜(科學人 Scientific American)

簡嘉佑 2024/05/21 14:44 點閱 717 次

After decades of debate, grizzlies will be reintroduced to the North Cascades.
建設工程阻礙了鮭魚迴流的路徑,導致部落傳統鮭魚捕撈產業消失,不僅鮭魚,過去數千年來,在曠野漫步的棕熊也不斷遭到撲殺,以致華盛頓州北部地區至今已再無棕熊的行蹤。如今隨著環保意識興起,美國西部開始努力進行復育。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以及國家公園管理局預計,距離西雅圖幾小時的山區進行生態復甦,首先,從其他地區引入棕熊,短期目標是在5到10年內培育出25隻熊;長期目標則是希望60到100年後,棕熊族群能在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成長到200隻。

然而,引入熊群的計畫,卻受到許多當地人的反對,認為棕熊會對當地的牲畜與社區造成威脅。一位露營地老闆解釋說,遊客已經擔心會遇到棕熊,還可能導致觀光客或露營客不願意前往北喀斯喀特。

原住民代表斯凱勒則分享,傳統部落與棕熊共存的歷史,並支持復育棕熊的計畫。他引用生物學家坎寧安的評論說,「我願意在這些地方提高警覺露營,因為我們需要與生態中的所有生物共享荒野」,有民眾身處國家的荒野地區,卻想要享受安全體驗的想法非常自私。

上述爭議都顯示,復育棕熊的計畫不僅限於生態系改變,更牽涉到人熊衝突的問題,甚至還可能有盜獵、出於自我保護殺害棕熊等爭議狀況。

生物學蘭塞姆表示,棕熊是雜食動物,進食過程其實有助於種子傳播、替植被翻土,且能與生態共存,「牠們之所以消失是因為人類殺害牠們,而非棲地消失」。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grizzly-bears-will-finally-return-to-washington-state-humans-arent-sure-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