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狒狒、鬣狗、海鷗、土狼或狐狸紛紛闖入大都市,翻找垃圾桶、搶奪民眾手上的食物,隨著都市化擴張,人畜衝突也在升溫!專家表示,隨著城市發展、氣候變遷,動物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社會也應該思考人類與動物共同生活的「城市生態學」。
動物都市探險記
《BBC》報導,隨著各國都市化不斷擴張,人類生活的都市與自然環境之間界線也愈來愈模糊,如今有愈來愈多野生動物到都市翻找垃圾桶、闖入民宅尋找食物,造成更多人畜的衝突事件。
如紐約市有時能見到土狼遊蕩,尋找包含雞、豬、牛肉等的食物。專家警告,在城市生活的土狼身上常攜帶著更多寄生蟲與細菌,也常出現侵略性行為,對民眾安全造成風險。近期人類受到熊襲擊的事件也逐漸增加,更數度闖入民宅。
人畜應設法共存
《衛報》報導,瑞典農業科學食肉動物研究員查普隆指出,「我們往往才是土地的掠奪者,侵犯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愈來愈多學者開始討論「城市生態學」的可能性,即探討人畜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研究也發現,至1995年至2015年間,城市蝴蝶數量下降了69%,而農村地區則下降了45%,這些昆蟲正在遭受城市發展、污染加劇與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的影響,那麼較大的動物也會受到同樣的影響。
查普隆表示,動物之所以進入城市,不僅更容易取得食物,也減少天敵的威脅,如許多鹿群進入都市就是為了迴避狼群。他指出,動物也能夠慢慢理解人類活動,如避免人類交通高峰的時間,使得人類與動物共同生活的可能性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