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聽懂鳥聲 可分析棲地、促進保育

簡嘉佑 2024/03/28 16:00 點閱 2958 次
生態保育學家透過人工智慧辨識貓頭鷹的聲音,找到這些鳥類平時的棲地與遷徙路線,以進行更仔細的保育工作。(Photo by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Service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生態保育學家透過人工智慧辨識貓頭鷹的聲音,找到這些鳥類平時的棲地與遷徙路線,以進行更仔細的保育工作。(Photo by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Service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由於外來種入侵、森林野火與氣候變遷等危害加劇,上千種鳥類已面臨滅絕的命運。專家指出,鳥類可以傳播授粉,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了鳥類保育,科學家最近借助AI來紀錄並分辨野生鳥類的叫聲,以研判不同鳥類棲息地與遷徙路線,進一步規劃保育的範圍。

上千鳥類已滅絕

衛報》報導,研究發現,世界上已有1430種鳥類面臨滅絕的命運,主要的原因包括:濫墾濫伐、森林野火與外來物種入侵。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恐怕還有700多種鳥類將深陷消失的風險。

鳥類在生態性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傳播種子、替植物授粉,排泄物還是許多動植物的肥料。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生態專家庫克指出,近期已有愈來愈多鳥類的保育措施,但面對到龐大的環境壓力,社會仍應擴大努力,通過由「當地社區」領導的保育活動,來恢復鳥類棲息地的生機。

AI能聽懂鳥聲

國家地理》報導,科學家進一步使用人工智慧來強化鳥類保育的工作,如生物聲音保育中心貓頭鷹計畫負責人伍德曾透過加州斑點貓頭鷹的叫聲紀錄,並借助能辨識6千種鳥類叫聲的人工智慧「BirdNet」,進行分析,找出了它們的棲息地與遷徙路線。

不僅BirdNet,還有許多人工智慧能夠將鳥類的歌聲轉換為頻譜圖,並進行分類。康乃爾大學實驗室生物聲學保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卡爾指出,演算法能夠將鳥類的叫聲模式分析更精準、且更細緻。

然而,人工智慧也會犯錯,將其他聲響誤認為鳥類的叫聲。目前研究團隊透過統計模型或人工識別進行交叉檢查,以減少人工智慧的錯誤,且數以百萬計的公民科學家也不斷提供鳥類叫聲的數據,讓人工智慧更加精準,如BirdNet的數據已能夠成功模擬數種北美或歐洲鳥類的遷徙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