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各地大學的學者和研究人員來說,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獲得晉升和終身職位、建立聲譽並推進學術職業發展,他們面臨著不斷發表新作品的巨大壓力,這種現象通俗地稱為「出版或滅亡。」隨著全球學者、學者和研究人員的數量成倍增加,頻繁發表原創研究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關鍵績效指標
出版率被公開用作判斷學者在其機構的生產力和價值的關鍵績效指標,無法維持穩定的文章和論文發表量可能會直接危及職業生涯,使終身教職面臨風險,並難以為未來的研究獲得資助。
在這同時,在有信譽的、經過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作品的實際過程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和競爭性。全球學術界提交論文的數量之多意味著許多著名期刊現在的拒絕率極高,超過90%。審查和編輯過程也很漫長,提交的論文往往需要超過半年的時間才能經過嚴格的審查到達出版階段。
支持者認為,「出版或滅亡」文化在推進科學知識和維持高標準的準確性、道德和問責制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學術出版要求學者的研究必須接受其領域內同行專家的審查,因此學術出版發揮了重要的制衡作用。
同行評審的重要
受人尊敬的期刊的同行評審過程,目的在確認發表的論文在傳達給更廣泛的科學界之前,已經過徹底審查並糾正任何錯誤或虛假主張。透過這種方式,「出版或滅亡」的支持者認為,這有助於防止未經適當驗證的不良科學和偽科學的擴散。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要求積極出版可以向學術界灌輸公共責任感。由於許多研究是透過公共機構和稅收資助的,因此研究人員有道德義務以開放、可查詢的方式分享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允許公眾監督並造福社會,公開發表研究成果被視學術工作者的公民的責任。
另外競爭性的出版被一些人視為建立聲譽和驗證專業知識的最好方式,一個人的作品能夠被精英、高度選擇性的期刊接受,就可以賦予他聲譽和可信度,那些沒有在知名媒體上發表過文章的人可能會被認為缺乏權威或沒有在其領域做出重要的貢獻。
分享研究成果
除了有利於個人聲譽之外,同行評審研究的共享也被認為對科學的合作進步非常重要。如果不發表,關鍵發現、理論和數據可能在個別研究人員中消失不見,也阻礙了透過開放的思想交流全面推進人類知識的能力。
儘管有這些公開的優點,「出版或滅亡」系統也面臨許多學者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它是過度壓力、不正當激勵和對真正科學研究成果和價值的評量過度簡單化的不健康來源。
更廣泛地說,批評者指責「要麼出版,要麼滅亡」的文化已經將學術出版變成了一個不擇手段的、以營利為目的的行業。由於大學和研究人員如此依賴論文發表記錄,一些期刊已經變得具有掠奪性,設置昂貴的訂閱付費專區或者出版印刷費,並根據利潤潛力而不是整體學術價值或社會效益來徵集文章。
另類觀點認為,圍繞出版的激烈競爭並沒有促進公眾獲取和無私的知識共享,而是反而限制了資訊的自由流動,有人呼籲拒絕專有期刊所有權模式,轉而支持開放出版的理念。
獎勵學術活動
鑑於這些截然不同的觀點,如何減輕「出版或滅亡」的負面影響,同時保留其積極方面的擬議改革時常被提起,雖然面對困難,一些具體的想法已經出現。其中包括:
倡導大學和招聘委員會同等重視和獎勵出版以外的其他學術活動,例如教學、指導、公共宣傳以及透過會議、書籍和其他媒介分享研究成果,這可以緩解一些對發表期刊文章的強迫性。
探索AI機器學習工具,以部分自動化同儕審查過程,並擴大可用的合格審查者資料庫,以減少瓶頸和延遲。
增加開放期刊、預印本伺服器和公共資料庫的資助,作為私有化、商業化期刊出版付費模式的替代方案。
雖然不是萬能藥,但此類措施可以幫助實現學術出版現代化並重新調整激勵結構,從而在研究驗證和傳播方面在生產力和道德之間建立更健康的平衡。
無論積極出版被視為一種道德美德還是一個不必要的障礙,對於世界各地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大多數學者來說,這仍然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但透過對當前「出版或滅亡」體系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公開討論,並採取具體的改進措施,也許可以實現學術知識傳播的最佳方法和更永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