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世界)血型與個性的關聯性

劉公典 2023/10/31 12:17 點閱 3152 次
血型可以影響性格特徵的觀點,稱為「血型性格理論」。(網路截圖)
血型可以影響性格特徵的觀點,稱為「血型性格理論」。(網路截圖)

大多數東方人,像日本、韓國和台灣都相信血型與性格之間有直接的關係。比如A型比較內向、而O型比較外向好客。這種血型可以影響性格特徵的觀點,稱為「血型性格理論」。

但究竟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性格(或人格特質)透過血統遺傳的觀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而希波克拉底也曾經試圖將人格與四種身體體液連結起來:樂觀、冷漠、膽怯和憂鬱。

研究血型的人

1927年日本教育心理學家古川竹二(Furukawa Takeji) 在期刊《心理學研究》發表他,也是世界第一篇血型和性格研究的結論:人類的血型是氣質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古川認為O型和B型是主動型(攻擊性、進步型、正向型),而A型和AB型是被動型(保守型、防禦型、消極型)。

1930年,古川進一步指出多數O型個體選擇樂觀、善於交際和意志堅強(冷漠)等氣質特徵。而他自己則是憂鬱的:害羞、溫順、羞怯、憂慮、保守和易受影響。B型的人個性樂觀:坦率、輕鬆、開朗、善於交際、反應敏捷、細心。AB型的人則性格矛盾,不易判斷。

不過, G. N. Thompson, Jr.在1936年卻認為古川的研究的方法論和統計學並不合理,也發現血型與智力、情緒、特質或性格之間並沒有關係。至今,血型及其遺傳基礎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但是一百多年來南轅北轍的研究結果,特別是近年不同血型參與者的五大人格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雖然不同血型參與者的不同人格因素的分數有異,但並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性。

血型與性格並無關聯

換言之,證據顯示血型與性格特徵之間的關聯無法定論。之後,Furukawa、Kim、Sato等人數十篇研究也顯示,不同血型個體之間的人格特徵並沒有顯著差異。

如果血型並不是性格的可靠預測因素條件。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一個人的個性呢?人格一詞源自拉丁語「persona」,意思是演員在舞台上使用的面具。它被定義為決定所有行為的個體特徵的總和,源於我們作為個體,預測我們在廣泛情況下的行為,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巨大變化。它以有意義的方式將我們與他人區分開來。個性是區分一個人的特有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

人格是複雜的結構

行為主義者艾森克,認為習慣非常重要,艾森克的人格理論(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主要就基於生理學和遺傳學。據估計,遺傳因素約佔性格的30-60%。但他認為性格差異是從我們的基因遺傳中產生的。

換言之,人格是一個複雜且多方面的結構,指的是個體的獨特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它包含廣泛的特徵,如價值觀、態度和動機,並由各種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和性別差異所塑造。心理學家凱倫‧霍尼(Karen Horney)認為,人類的態度可以被視為反映接近他人、反對他人或遠離他人的努力。於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重要議題。

最近有論文指出ABO基因與多巴胺β羥化酶基因連鎖不平衡與人格特質相關,及交感神經系統與同理心特質和攻擊性特質一起發揮作用,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研究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