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與命運同行》

醒報編輯 2023/10/12 16:07 點閱 2227 次

《邱吉爾:與命運同行》是當代最傑出的邱吉爾傳記,知名歷史學者安德魯•羅伯茨透過全新公開史料,完整深入地描繪邱吉爾熱情、機智而自負的形象,也勾勒出他獨特、矛盾又複雜的性格。

在羅伯茨筆下,邱吉爾才華洋溢、情感豐沛,幽默卻又愛哭。他出身望族,卻有著自私冷淡的父母;從小接受一流的軍事教育,讓他獲得拯救帝國的雄心。長大後的邱吉爾,縱橫戰場與政界,不時展現迷人的特質,卻也時常惹人厭惡;他既無私又自私,個人弱點顯而易見,卻也因此擁有號召眾人的力量。

邱吉爾對自己、對國家都抱持一種與生俱來的驕傲與自信,好鬥、善辯、愛出名的個性,讓他樹立許多敵人,甚至與朋友反目。然而在沒有人相信他的時刻,他總能拋開自我懷疑,勇往直前。

無論誰說什麼,國王也一樣,都無法阻止邱吉爾在空襲期間,穿戴他的鐵製頭盔、警報裝、皇家空軍大衣,爬上臨時首相府的屋頂,而且依照沃爾特.湯普森回憶,「抽著雪茄,專注看著被襲擊的城市炸出火光」。回應湯普森與克萊門汀的反對,邱吉爾只說,「我的時候到了,就是到了。」

湯普森撲向首相,他曾經引用一次大戰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Raymond Poincaré)的話:「我在這道不知是否會穿透的拱門之下尋求庇護。」湯普森在屋頂蓋了一個沙袋避難所,邱吉爾只在「聽到炸彈碎片噴到鉛製的屋頂」才會進去。某次,邱吉爾站在臨時首相府的門口,看著炮彈爆炸,盯著探照燈,此時湯普森撲向首相。

「『住手!』他對我大吼。」湯普森回憶,「也許我撲向他可謂幸運;有些炮彈碎片飛進打開的門口,其中一位殿後的同仁被擊中……那是我記憶中唯一一次,溫斯頓.邱吉爾刻意在大轟炸中冒險。

他堅持要親自看看發生什麼事。」直到防空高射炮眞的開始發射前,邱吉爾都不願離開十號,回到中央作戰指揮室的地堡。又某次,一顆一千磅的炸彈掉在他一分鐘前站的地方。「他常在天亮之前,襲擊還在進行時回去十號。」湯普森回憶。

設置地圖室

邱吉爾要求上校皮姆在臨時首相府內設置地圖室,一面牆上有張碩大的大西洋地圖,後來對面牆上又有張俄羅斯前線地圖,接著又掛上遠東地圖。圖釘顏色分別是:英國用紅色、法國用褐色、荷蘭用黃色、德國用白色等。三軍不同顏色的電話被取了「美女合唱團」的綽號。

邱吉爾在臨時首相府的私人房間有道樓梯通往地圖室。接下來幾年,邱吉爾護送許多重要人物過去那裡,包括國王、戴高樂、澳大利亞首相羅伯特.孟席斯(Robert Menzies)、挪威國王哈康(King Haakon)、俄羅斯元帥菲利普.戈利科夫(Filipp Golikov)、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lkie)、羅斯福總統的特使埃夫里爾.哈里曼。約翰.佩克回憶,「上去屋頂探險變成邱吉爾的接待特色。」

要承受一樣的風險

邱吉爾堅持政府部門整個大轟炸都留在白廳。「邱吉爾的想法是,」湯普森寫道,「他們和其餘的倫敦人至少要承受一樣的風險,這點非常重要。」萬一遭到入侵,政府將撤到七哩外的「牧場」(Paddock)。

這是一個代號,指的是一座四十間房的地堡,位於倫敦西北郊區多利斯丘(Dollis Hill)的布魯克路(Brook Road)底下,政府屆時必須從那裡指揮抵抗。
在那樣的情況下,邱吉爾說,大臣「必須習慣住在洞穴」,或如同他所稱的「穴居人」。
雖然到了那個時候,皇室將會移到加拿大,但是邱吉爾打算在多利斯丘奮戰到底。英國偉大強國的歷史,如果有個萬一,將會在倫敦的布倫特市(Brent),結束在腥風血雨的「諸神的黃昏」。

吃頓豐盛的早餐

邱吉爾在戰爭時期每日行程不定,但是大致而言,上午八點有人叫他起床,並送報紙來,他會讀上二十分鐘,接著吃頓豐盛的早餐,此時他會閱讀官方的新聞公報。早餐之後,他會坐在床上,靠著枕頭,穿著護肘,點燃雪茄開始工作,閱讀、口述、講電話,大約直到下午一點。

有時軍隊統帥會到他的臥房見他。然後他會起床,去浴室泡個熱水澡,漱口並用食鹽水淸洗鼻孔。電動刮鬍刀直到一九三七年才量產,而他是領先的使用者。他也很滿意他所謂「優異的牙齒淸潔裝置,高速在他嘴裡噴水的電器,可以除掉雪茄的味道」。然後貼身男僕法蘭克.索耶會幫他更衣,再吃午餐,隨後在床上午睡一小時。

戰爭期間他每日都會睡午覺,同時延長他的工作時間從上午九點到凌晨一點或兩點。「午餐和晚餐之間,必須要睡,」他說,「而且沒有折衷的方法。脫掉衣服上床。不要覺得在白天睡覺就會減少工作的量,那是腦袋不好的人才會有的愚蠢想法,你能做更多,一天做完兩天的工作──唔,至少一天半,我確定。」邱吉爾午睡一小時的習慣從一戰海軍部開始。

午餐後睡一個小時

「我發現午餐後睡一個小時,工時可以增加兩個小時。」旅行的時候,為了幫助午睡,去到哪裡,沃爾特.湯普森都會帶著黑色的絲質眼罩與一個特殊枕頭。午睡後,他通常再洗一次澡,否則,用湯普森的話,「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一九二一年他在埃及,火車上沒有熱水可以洗澡,他命令火車停下,用車頭的鍋爐把水加熱。)

晚餐通常晚上八點開始,之後他會一路工作到深夜。邱吉爾戰爭期間也睡得很好,「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我也沒有睡眠問題。」他回憶,「當天的工作做完後,我總是可以倒在床上立刻睡著……我睡得很熟,醒來精神百倍,只想立刻對付隔天早上公文箱送來的任何東西。」

邱吉爾的「警報裝」

那年九月在契克斯別墅,邱吉爾首次穿上他自己發明的連身褲,一開始是由不同布料製作,包括傑明街騰博阿瑟(Turnbull & Asser)的絲絨,他稱為「警報裝」,雖然其他人都說那是他的「包臀衣」。

警報裝的胸前和兩側都有口袋,袖口寬鬆反折,多種顏色,諸如酒紅色、藍色、深綠色。「首相穿著空軍的藍色拉鍊大衣,皮帶繫緊肚子周圍,像個愛斯基摩人。」科爾維回憶。就像他的電動刮鬍刀和三呎長的鑰匙圈,這是個省力的機制。有時他會穿拉鍊鞋而非鞋帶鞋,也是一樣的道理。

理論上,更衣花的時間比戰爭花的時間少,雖然他在穿衣、脫衣、刮鬍、甚至洗澡的時候,也會對祕書講話或口述。「通常首相脫衣服,拿著長柄梳子耙抓肩胛之間,然後穿上睡衣的時候,機要祕書就站在他的房裡。」

反恐維安相當隨便

幾年後佩克回憶,「睡衣是一件背心,長度大約就像最短的連身迷你裙。」這些十分開放的居家安排,其他方面也很明顯。契克斯別墅和唐寧街十號的反恐維安和刺殺預防竟然相當隨便。

約翰.馬汀回憶,外交部曾經比賽誰能用最隨便的證件進入唐寧街。火車季票和高爾夫球會員證是第二名,「最終冠軍是一個端著一片蛋糕,踏著自信的步伐走進大門的男人。」

一位少校被派去測試契克斯別墅的維安,他成功上樓,依照女僕指示找到首相臥房,然後回到前門,卻沒有人察覺異樣。(章文/輯)

《邱吉爾:與命運同行》
作者: 安德魯.羅伯茨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其他書訊:
《誤判的總和:我們的心智如何被分數扭曲,並學會克服它》
作者: 詹姆斯.齊姆林
出版社:鷹出版

本書作者齊姆林 (James C. Zimring) 認為,人類大腦常犯下的許多錯誤可歸結為對分數的誤解。本書結合認知心理學的關鍵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範例,幫助讀者發現從政治到刑事司法系統、從戰爭到科學、從商業戰略到新時代宗教、在到自然世界,總是在日常訊息中潛伏著的種種偏誤。

作者舉出各個領域中可能存在的混淆形式或錯誤描述,讓我們能看穿在政治人物、警察、廣告商、科學家的主張中潛藏的分數和偏誤類型,如:可得性捷思、確認偏誤、專挑好資料、首位效應、檢察官謬誤、倖存者偏誤、從眾偏誤、機會效應、人擇原理等等……

《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
作者: 林宏文
出版社:早安財經

作者林宏文浸淫科技業三十年,在場邊第一排見證台灣半導體業從成長、茁壯到光芒四射。
他根據過去的採訪筆記與評論,透過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等第一手觀察,解讀在地緣政治下,台積電的美日投資與合作、全球半導體的競爭態勢,以及台灣在全世界半導體的重要性。他貼近產業現場的觀點,能帶領讀者理解台灣半導體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從年輕人到銀髮族都適用的無痛登山肌力訓練》
作者: 梁友瑋(山姆伯伯)
出版社:臉譜

從健行、郊山到高山,為各階段山友量身打造的肌力與體能訓練保養法,預防、解決登山造成的疼痛與不適。

台灣首部原創登山肌力訓練全指南,「從實務經驗來看,愈來愈多人相信肌力訓練可以協助登山運動,但要怎麼做才能有效率地改善登山能力,則是一門應用科學。 」不須固定式器材,在家就能自主訓練,從辨識問題癥結點、對症下藥到持續進步,擺脫體能不足、疼痛的陰影,獲得能夠持久無痛登山的身體!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