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大安區的龍泉市場附近,單身的我以外食居多,平常並不會去傳統市場買菜。週末那天因為跟學生約好要一起做菜吃,想要買些魚鮮便信步走進市場,結果發現裡面多了不少賣熟食的攤子,一盒一盒都裝好了,兩盒只賣五十元,真是價廉物美。其中一攤,我赫然發現,竟然還有賣小米粥。
小米粥配牛肉餡餅
小米粥是北方食物,是粟的俗稱,在中國遠自夏商時期就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了。我來自南方家庭,家中吃的是米飯,所以對它很陌生。知道有它是因為小時候看電視上演的民初戲,北方客棧中,操著京片子的客人點菜說要小米粥配窩窩頭,看著螢幕裏的演員吃得香,我也嚷嚷著說好想吃,每想到母親就記在心裡。
有一回跟著母親去西門町的中國戲院看由王藍的暢銷小說搬上銀幕的《藍與黑》,看完就帶我到旁邊巷子裡一家北方館吃晚飯,那是我頭一回吃到小米粥,搭配的也是從來沒吃過的牛肉餡餅,當時在經濟尚未起步六O年代,上館子可是件希罕事,做公務員的母親可能是剛領到了會錢才能奢侈地帶我去打牙祭吧。
到了七O年代,社會比較富裕了,也開了好多家北方館子,餡餅跟小米粥都算是普通的國民飲食了。
有粥他就肯吃
到我結了婚,才知道小米粥原來是我岳父的最愛,在蘇北出生長大的他自小就是吃這當主食。還記得有一年我跟妻子陪他一起返鄉祭祖,我們住在位於南通市的海安縣,家鄉的田中就種植了粟,老丈人每天都要來上一碗自家煮的粥不說,臨走時還帶了一大包重得不得了的小米回台灣。
愛吃的岳父在去世前那幾個月,胃口變得很差,妻子每天都張羅他愛吃的一些菜送過去,其中當然包括去北方館子買小米粥,因為她知道只要有粥他就肯吃。
食物是記憶的鑰匙
老丈人如今已經走了十一年,而妻子好像覺得自己責任已了,三年後也跟著走了。不知道為什麼,這十來年我一直沒有再吃小米粥,此時在菜市場忽然看見,當年開車載著妻子去買粥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因為好久沒吃粥了,我當下就買了一大碗。住在台灣真幸福,一大碗小米粥不知要煨多久,卻只要二十元。另外我也買了衝菜跟毛豆炒豆乾,搭配著前兩天餐廳打包回來的炆牛雜,一頓豐盛、營養的午餐就有了。
說食物是記憶的鑰匙一點也沒錯,我常因飲食忽然想起故人以及跟他們相處的片段,人雖然不在了,那些記憶繼續陪伴著我,也就好像沒有在獨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