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從故紙看今朝─我看《今文觀止》一書

葉匡時 / 前交通部長、前高雄市副市長 2023/08/28 13:18 點閱 3600 次
今文觀止(網路截圖)
今文觀止(網路截圖)

上個月初去美國前,讀完張作錦先生的《今文觀止》,人稱作老的張作錦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媒體人,他的文字洗鍊而優美,簡潔而有深意,處處流露著對家國與社會的情感與關心,我每次讀後都會深受感動。

作老這本書取名為「今文觀止」,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本書仿照《古文觀止》收錄了近代人的精彩文章,但其實是作者花了很多時間做了翔實的資料考據以及實地訪查後,所撰寫的二十八篇文章。這些文章記載近代中國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蹟與言行,每一篇文章所摘錄的名人言行都是讀了會動容的精彩文摘,「今文觀止」應該是指這些精彩文摘吧?

清末民初人物風骨

書中所記載的重要人物雖有明末的徐光啟、清代的鄭板橋、魏源、鄭觀應、林則徐等,但大部分記載的人物都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如孫中山、梁啟超、胡適、蔣廷黻等。從一篇篇文章中,可以理解清末民初的中國是多麼地封閉與落後,也可以瞭解當時的知識份子的情操與風骨,文章所報導的每位人物都是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與態度來關愛同胞,力求救亡圖存自己的家國。

書中文章篇篇精彩、每個人物都被作者描述地活靈活現、耀然紙上,我只特別摘述兩個小故事,請大家欣賞,其他的內容就請大家自行閱讀欣賞了。

p.44-45有一段是寫,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後,駐聯合國大使蔣廷黻面對蘇聯代表辱罵的回答:「我很容易用蘇聯代表罵我同樣的聲調和字眼來反罵他。但我要避免這樣做法,因為這是不合中國關於尊嚴、說話分寸和禮貌的概念的。倘若我用同樣的語言來反罵,我的國人就會驚奇,怎麼於參加聯合國工作八年之後,我竟變成一個野蠻人了?」讀了這段文字,再想想當今兩岸許多重要官員、學者、社會菁英等的粗鄙言行,有時還真覺得我們的社會文明是否在倒退?

母再婚請示兒子

在「看梁啟超認真罵人」一文中,作者記載了徐志摩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在徐志摩再娶陸小曼的婚禮上,徐的老師梁啟超在祝福致辭時居然痛罵徐志摩。此事流傳甚廣,相信有不少人已有聽聞,然而文後附了張幼儀的故事,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倫理觀,十分動容。

張幼儀在1922年離婚,在31年後的1953年,希望再婚,居然先寫信問兒子的意見,而他兒子徐積鍇的回復,如作老所形容「文字真誠典雅,可與李密的〈陳情表古今輝映。」謹引述如下:

張幼儀與徐志摩於一九二二年離婚,三十一年之後,一九五三年居住在香港的張幼儀,寫信問住在美國的兒子徐積鍇:
「爾在美國,我在香港,相隔萬里,晨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云何?」
向兒子詢問對自己再婚的意見,本不易啟齒,張幼儀寫得言簡意約,有禮有節。回信來了:
「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贍,諸孫成長,全出母訓。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以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p.223)

底層人士事蹟感人

本書所記載的人物故事,除了我們熟知的風雲人物外,另有三位底層人士,其事蹟尤其令人感佩:以行乞而興學的武訓,以拾荒而成力圖書館的王貫英,捐資給哥倫比亞大學成立丁龍講座(後來的東亞研究所)的華工丁龍。另外還有兩位影響中國至深至遠的洋人,幫助中國建立海關郵政系統的英國人赫德(Robert Hart),以及發表《西行漫記》的斯諾(Edgar Snow),因為他出版的書而幫助共產黨建立了良好國際聲譽,間接導致共產黨的崛起。

另外講到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時期,仍然窮盡可能地辦好高教,在雲南西南聯大有無數感人的教師與學生,不忘學術報國,好學不輟,很多人後來成為世界級的學者專家。他們的故事與事蹟,也都是中國近代發展的重要歷史。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因為兩岸分治甚久,對許多現在的台灣人來說,這本書的人物以及背景故事,可能太遙遠,可能事不關己。但任何社會要進步,都需要有良心、勇於說真話的公共知識份子。這本書所記載的人物大都是值得我們推崇尊敬的公共知識份子,讀這本書也可以補強我們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從這些人物的故事中,更可以深刻地理解,為何我們要抱有錢穆所說的「溫情與敬意」去理解近代中國的苦難歷史。(附p.204照片,是錢穆在《國史大綱》一書的序文。)不管我們的認同是什麼,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絕對有助於兩岸的相互理解與包容,很希望兩岸的年輕人都有機會好好地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