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與颱風相關的台港電影

梁良 2023/08/06 16:55 點閱 2816 次
《天搖地動》是直接以奇觀式的特效場面來呈現大自然狂風、暴雨、洪水的肆虐威力為主要賣點。(電影劇照).
《天搖地動》是直接以奇觀式的特效場面來呈現大自然狂風、暴雨、洪水的肆虐威力為主要賣點。(電影劇照).

「杜蘇芮」與「卡努」兩個颱風接連吹襲臺灣,幸好都在旁邊掠過,沒有造成太大的災害,但我們周邊的幾個地區卻沒有那麼幸運,從菲律賓、到日本沖繩、到中國北京和河北等地,強風肆虐,洪水氾濫的情況更是叫人觸目驚心。

極端化的氣候變遷,肯定會在往後的時間繼續為禍地球,我們不得不多加防範。

東西方災難電影

所謂「天災人禍」,從來都是電影界熱門的題材。中外電影市場上常見的犯罪片、謀殺片、乃至恐怖片等,都是「人禍電影」的代表,而「天災電影」也拍過不少,像地震、海嘯、火災、旱災等災難電影均是,以前我們也在本欄討論過一些。本文想集中介紹與颱風相關的台港電影。

由於製作預算和技術能力的不足,台港拍攝的颱風電影,比較不能像好萊塢的災難大片,如《龍捲風》(Twister,1996)、《驚濤毀滅者-大洪水》(Hard Rain,1998) 、《天搖地動》(The Perfect Storm,2000) 等片那樣,直接以奇觀式的特效場面來呈現大自然狂風、暴雨、洪水的肆虐威力為主要賣點,而改以「颱風事件」作為重要的戲劇背景或是影響情節發展的重要關鍵,風雨交加的「花錢場面」在影像效果的處理上比較小兒科。

大製作與小劇場

例如直接以《颱風》(1962)為片名的台灣電影,潘壘導演當年僅以新台幣50萬元以內拍成,他有什麼條件去表現颱風的威力呢?於是在改編自己的中篇小說而成的黑白片《颱風》之中,潘壘把阿里山測候站的山屋精心營造成一個深入探討人性、尤其是女性性心理的封閉空間。

讓前往測候站躲避警方追捕的流氓(唐菁飾)與被測候員丈夫冷落的精神不穩定妻子(穆虹飾),在颱風夜上演了一幕意亂情迷的情慾戲,在道德保守的當年算是大膽挑戰禁區,更有評論稱它是台灣影史上第一部「藝術電影」。

勵志電影

另一部要說是臺灣紀錄片《拔一條河》(2012)。楊力州執導的這部作品敘述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偏遠的甲仙鄉〈現為高雄市甲仙區〉作題材,但並非拍攝於颱風肆虐的當下,而是在兩年後輾轉得到機緣,在收集資料時獲悉高雄甲仙國小拔河隊與困境拔河的勵志故事。

於是由此出發,紀錄甲仙鄉民如何在八八風災後重建家園的過程,並以大篇幅介紹了一群嫁到甲仙的新住民母親,無怨無悔背負起養家重擔卻始終難以得到認同的無奈,社會性的意識頗重。

以「十號風球」為背景

香港電影方面,台灣觀眾較有印象的電影應該是由任達華、吳君如主演的《歲月神偷》(2010)。就是去世不久的羅啟銳導演自己的成長故事,其中一幕高潮拍攝1962年9月超級颱風溫黛正面吹襲香港,天文台懸掛最高的「十號風球」,主角爸爸為了保住修鞋舖,跟母親一起徒手拉著屋頂,拼命不讓它被颱風走,場面相當感人。

另一部王晶導演的搞笑片《最佳損友闖情關》,也是以「十號風球」的劇情為壓軸高潮,描述劉德華一家被陷害到要住在天台木屋,仇家吳啟華還上去討債,不料大戰期間颱風來襲,木屋快被吹走,所有人只有團結一心救人救屋,患難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