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知識賴以傳播的模式,是由學者將研究成果投稿研究性期刊,期刊收文章的出版印刷費,然後免費或收費給大學圖書館訂閱,教授再利用圖書館參考期刊上的文章,站在其他研究者的肩膀上繼續做研究,科學知識得以傳遞和進展。
無名英雄審稿者
這當中有一群默默在背後工作,讓這個模式可以運作的功臣,就是一群無酬默默奉獻的審稿者,期刊編輯群至少還有列名在期刊上,審稿者則是完全是無名英雄,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完全是奉獻。
出版期刊的出版社是這個制度的受益者,只負責將期刊編輯排版和印刷,就可以向投稿者和訂閱期刊的機構收費(當然有些期刊不收作者的出版費用),那麼在這個制度下,出版社是否可以決定主編和編輯群到底是誰?是否可以指導期刊的編輯方向呢?
編輯集體抗議
最近愛思唯爾(Elsevier)一家期刊的編輯委員們威脅要辭職,原因是該出版商希望大幅提高投稿的接受率,並更換主編。戴爾夫特科技大學設計方法學教授彼得•勞埃德在上個月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被告知,他作為《設計研究》主編的任期即將結束。
出版商在二月份的消息中表示,該雜誌緩慢的編輯和財務負擔增加恐「導致期刊的關閉」,期刊每年收到約600篇投稿,通常只接受出版35篇左右,算是一本接受率非常嚴格的頂尖期刊。
該期刊的出版費用是一篇美金3,500元,出版商設定了2023年要發表250篇論文的目標,簡單的算術可以知道這每年可以增加至少75萬美金以上的收入。主編勞埃德教授以「不切實際」為由拒絕了這一目標,並表示他希望將接收數量增加到每年約50篇的合理目標。
出版商以營利掛帥
這不是第一次出版商想要增加利潤,愛思唯爾期刊NeuroImage於4月份出現編輯群大規模辭職,原因是該出版商決定將文章發表費用從3,000美元提高到 3,450 美元。40多名編輯在一封公開信中宣布,他們將離開並與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合作創辦新的非營利期刊。
主編勞埃德教授說,如果愛思唯爾不改變決定,他可能也會嘗試創辦另一本期刊。「令人震驚的是缺乏協商、不尊重,認為這只是論文數量的問題。」他說。
在網路的時代,顯然傳統的科研論文的發表方式會面臨更多的挑戰。知識的傳播管道改變很多,出版商為什麼還是可以大聲,是因為大學的教授評估辦法還是沒有改變,如果大學改變對教授研究成果的評定方式,例如不再以期刊論文的多寡來評定,那麼這個象牙塔就會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