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安危成羅生門 執政黨口徑應統一

呂翔禾 2023/07/06 15:43 點閱 4888 次
國安局與總統的表態相互矛盾,凸顯「抗中」等操作都是選舉考量。(蔡英文臉書)
國安局與總統的表態相互矛盾,凸顯「抗中」等操作都是選舉考量。(蔡英文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國安局長蔡明彥5日受訪時說台海「兵凶戰危」的緊張氣氛是中共塑造,其實中共發動戰爭的能力還不夠,讓民眾大大鬆一口氣。但政府才要將兵役恢復為1年、又對美採購最貴的火山布雷系統,還規劃2400億海空戰力提升預算,又明顯是台海「兵凶戰危」才做的決策。在共機已經無視台海中線、不時騷擾下,國安官員的表態應一致,全民才會有所適從,否則「抗中」難免被認為是選舉的操作。

國安局、綠委表態不一

國安局長蔡明彥近日受訪時說,對岸透過假訊息刻意塑造台海兵凶戰危,以營造戰爭緊張氣氛,透過認知作戰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兵凶戰危、心理恐慌。他也說:「情報機構掌握的客觀狀況,現階段中共發動戰爭的能力還不夠」,另外,發動戰爭成本非常高、全面登陸作戰不容易,「因此目前發生台海戰爭的可能性不高」,蔡明彥篤定的說。

這說法被戲謔是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緩頰,因為他近日接受專訪時曾宣佈,若當選,且兩岸恢復和平下,必定恢復4個月兵役制度。對侯友宜的主張,民進黨立委曾大肆抨擊,包括綠委王定宇說,把役期改回4個月,是罔顧中國的威脅持續性存在,還有台灣對自我安全的要求。綠委劉世芳說,侯友宜的判斷與美國、北約不同,都顯示綠委都已認知到台海未來開戰風險很高,民眾該聽誰的呢?

總統:台需強化防衛

值得注意的是,總統蔡英文去年在恢復1年兵役的記者會上也說,中國的擴張持續衝擊著國際秩序、區域穩定,並影響兩岸關係,尤其中國在美國前眾議院長裴洛西訪台後的軍演,對台灣威逼情勢更加危險,因此「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台灣必須強化自我防備能力。可見總統也認為兩岸的局勢是在升溫的,與蔡明彥局長說的「中共發動戰爭的能力還不夠」似有矛盾。

照理說,按照蔡總統的說法,整體國家的防衛政策應該是朝向厲兵秣馬、強化防衛的方向前進,但國安局卻又說台海「兵凶戰危」的氛圍是中共的認知作戰,便凸顯政策的矛盾與混亂;那到底兩岸之間有沒有兵凶戰危?如果沒有,為何民進黨從總統到立委都認為台海局勢緊張?如果有,那為何國安局長要如此表態,讓民眾心防鬆懈?

官員說法應統一

民眾已經習慣當兵4個月的情況下,將兵役恢復一年早已造成人心惶惶,兩岸的緊張也已經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但政府又對外安撫宣稱台灣是「可以安心投資、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其實企業看到台海局勢升溫,自然避之唯恐不及,政策混亂豈是治國之道。

「民無信不立。」國防政策表態的矛盾,只會讓民眾更加無所適從,且社會上已經對「3年學業+1年當兵」的學制、兵役恢復為1年雞飛狗跳,加上美國軍購交貨延宕等事件,也會讓各界覺得政府在加強國防上做半套。

坦白說,民眾至今仍「舞照跳、馬照跑」,並沒有對戰爭產生憂患意識,政府實應統一說法,讓民眾清楚理解國防政策,才是國家安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