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台灣汽車售價萬萬稅

邱文福 2023/06/26 16:02 點閱 9590 次
為了真正避稅,德國賓士的S大車都選性能最弱的280進口。(網路截圖)
為了真正避稅,德國賓士的S大車都選性能最弱的280進口。(網路截圖)

由於中國市場上推出汽車售價大戰,在台灣也忽然被提起進口車不合理的稅制問題。早年留學過美國的都知道,美國除了居住有如天堂,用美製豪華車更因為稅制問題也是天堂等級,幾百美金就能入手,根本不可思議,比起台灣當年售價動輒幾百萬,不是富商大賈根本無法入手。不過台灣汽車售價已經比30年前便宜一半以上了。

一輛車75%是稅金

談到台灣汽車售價,最早可以溯及1960年代,從裕隆創辦人嚴慶齡希望建立汽車廠開始,忽然有了汽車法規的需要。於是一方面經過特殊關係同意設立車廠,一方面開始有了進口汽車這檔事,為保護本土車廠的競爭力,在外匯管制下,一律只能透過中央信託局統籌代購,然後上稅辦法就是從「抵岸價格」去做基礎,但是1939年的上海有過一個「抵岸估值」DPV的公式,亦即所有進口物資先加上20%當成課稅基準。
進口汽車便成為CIFx1.2=DPV來課徵關稅達100%,原始車價加上海運費用之後的1.2倍加上1.0的CIF,因此若以1000為單位就是2200,然後課徵75%貨物稅,這稅額就是1750,這時候的成本是1000單位,加上1200單位的關稅以及1750貨物稅,合計是3950單位了,這是1985年以前的進口車成本。國內產製的則是出廠價課徵75%,成本等於1.75倍。

百萬名車政府搶稅

所以在1980年代不少作家常常拿「百萬名車」開刀,殊不知那個百萬裡頭有75%是被政府「搶走的稅」。商人為了「避稅」,當年就常常把1000元買到的車,報價給海關時,直接減半用500元報價,因此課稅是600元,用1100元去繳貨物稅825元,總成本就是1000元購價+600+825總計2425元,相較於3950元高達40%左右。至於低報的那500元當然再透過地下金融匯出國外。
這樣的超級不合理車價,反應的就是國家的落後。就像20年前的越南或前幾年的緬甸,車輛售價根本就是西方世界的黃金等值車重的價格。

台灣車價萬萬稅

談到台灣汽車售價逐漸「合理化」,是在預備跟國際協商「非關稅貿易協定」,亦即WTO前身時,我們政府終於不得已逐年取消DPV那個20%,卻分成6年才歸零。然後才是關稅從100%自1980年開始降低。最後的貨物稅卻分成三級25、35跟60時為大漲。然後又增加5%營業稅。貨物稅到後來才改成兩級,25%的2,000cc以下或30%的2,001cc以上。
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還有牌照稅、燃料費,這是台灣車輛上路前必須繳交的費用,另外再有保險費等支出,可以說是重複課稅、稅上加稅。
有人計算2,001cc以上汽車,在貨物稅完稅價100萬元的國產車為例,貨物稅是30萬元,但是營業稅的計算是用100萬元去計算的5%,也就是貨物稅的30萬元也要再加上5%的營業稅成為6.5萬元。這就是典型的稅上稅。當然不合理。

進口車成本公式

這成本計算在進口車上則是現行17.5%的關稅。關稅完稅價100萬元為例,在關稅、貨物稅與營業稅後的價格為160.39萬元,其間稅賦讓成本上升達60.39%。而無論國產或進口若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300萬元的小汽車,還有10%奢侈稅或稱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總之,稅上稅的最嚴重部分就是貨物稅。

凡此種種,台灣汽車產業政策就是名為「保護」,強制CKD(完全散裝)的組裝模式,所以即使引擎整顆進口,被課的關稅也是最高30%,完全無助台灣車輛產業發展,如今,眾多國產車型已相繼停產改走進口,如本田Accord日產Teana豐田高級款Camry等。
各國稅制不一,在英國汽車的購置稅是17.5%,並無其他雜項在內,非常清楚。我們的產業政策因為令出八方,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各有所好,環保署是後來追加的一項,產業經營之難,真讓人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