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化浪潮對大學生源的衝擊,不只讓中後段的大學為生存去留發愁;對前端國立大學博士級的高等教育,同樣也帶來相當大的困擾。由於許多大學擔心自己將來可能會面臨「退場」的局面,在師資的進用上早早就已經採取保守態度;使得近年來博士畢業生就業的情況越來越差,連帶讓許多博士班的招生也面臨窘迫的狀況。
管理博士難就業
各領域的博士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培養肯潛心研究,進而發現並提出新理論與新技術的人才;在台灣理工醫農領域除了大學外,還有些公私立機構可以讓這種人才發揮所長,但管理領域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
如果公私機構肯接納一位管理博士,通常看重他成熟的邏輯思維,及對管理知識整合與應用的能力;而後者其實是一個正常的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就應該可以具備的能力。
表裡不一無監督
在這樣的情形下,許多大學的管理博士教育,已經漸漸脫離了原本Ph.D(Doctor of Philosophy)的定位,而默默地改成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教育;只是因教育部的政策未開放,所以表面上仍舊因襲傳統Ph.D教育之內容與要求。
加以近年來教育部取消了官方的系所專業評鑑而只要求系所自建品保制度,在缺乏專業監督的情況下,這種作法在各校已悄然蔚為風潮。
DBA應另規範課程
DBA的教育並不是沒有價值,只是教育內容應該有另一套規範,學生入學與畢業的資格也應該與Ph.D有所不同;否則就會「不倫不類」,學生畢業後「什麼都不是」。
DBA如果定位是在培養企業顧問師或培養企業高階的主管,就應該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多年高階主管的經驗,並且熟悉MBA的基本核心知識以及自己所選定的管理領域之最新理論發展。
在學習各種質化與量化的方法論之後,歸結個人之管理經驗、產業知識、完整的管理理論基礎及嶄新的管理理論,能夠整合運用、對特定企業面臨的問題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或者能歸納整理出特定產業若干成功經營或失敗管理的原則或模式、供企業經營者參考,期\貢獻絕對不下於發展新學術理論的Ph.D。
但是如果以傳統Ph.D的教育方法:選擇一個特定的管理領域修一些研討文獻的課、學習多種的研究方法(多半以量化方法為主)、要求在有審查制度的期刊上發表學術文章、學生多是沒有經驗的年輕學子,是絕不可能培育出管理顧問和企業高階主管。
發展適合台灣的模式
坦白說,在美歐的高等管理教育領域中,DBA教育並不是主流;因為美歐國家的企業規模一般都比較大,大部分的企業高階主管是由組織內部培育而成,管理顧問多半由有多年企業經驗的主管轉任;在這種分流之下,大學不必培育企業高管與管理顧問,只要專注於培養研究與發展嶄新理論的前瞻性人才。
但相對而言,台灣的大型企業不多,又適逢過去30年來台灣大量增加高等教育培育能量,遭逢少子化衝擊又無力招進足額的境外學生,形成博士教育產能的過剩。
在這樣的情境下,若能藉此機會發展健全的台灣DBA教育,培養出具有全局觀和策略觀的高階主管與顧問人才,說不定可以藉此創造出台灣經濟的新局面,更可能在世界高等管理教育界建立起新典範,供同樣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模仿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