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位前輩縱橫江湖六十多年,演導雙優,年逾八、九十歲還在拍電影,令人好生敬仰,那就是克林伊斯威特和伍迪艾倫。
之前我們談到華語電影圈的「演而優則導二刀流」,本文轉頭看一看好萊塢,那裡的頂尖二刀流身份更多元,武功也更出色。
大鏢客克林伊斯威特
其中有兩位前輩縱橫江湖六十多年,演導雙優,而且年逾八、九十歲還在拍電影,令人好生敬仰,他們就是同樣自1950年代活躍至今並且各擁一片天的克林·伊斯威特(1930年5月31日-)和伍迪·艾倫(1935年12月1日-)。
克林·伊斯威特同時是美國演員、電影導演、電影製片、作曲家與政治人物(在1986年到1988年期間,曾玩票地以無黨藉身份當了一任加州卡梅爾海鎮鎮長,還支持過阿諾·施瓦辛格競選加州州長。)
他1955年在電影《怪物復仇記》(Revenge of the Creature)開始跑龍套。1959年至1966年因主演西部電視劇《皮鞭》(Rawhide)而小有名氣,真正走紅則因自1964年連續三年主演了塞吉歐·李昂尼執導的義式西部片《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的「鏢客三部曲」,在國際影壇快速打響了知名度。
《殺無赦》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演出,另有金哈克曼、摩根費里曼及李察哈里斯主演。克林伊斯威特飾演無惡不作的強盜殺人犯。(電影劇照)
硬派警匪片
真正讓伊斯威特成為好萊塢一線巨星的代表作則是1971年的警匪片《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他在片中成功塑造了對歹徒絕不手軟的鐵漢警長「骯髒哈利」的形像,從此展開了「硬派警匪片」的全球性新風潮。
同一年,克林·伊斯威特嘗試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迷霧追魂》(Play Misty for Me),是以深夜廣播節目為題材的低成本心理驚悚片,是最早描述「粉絲迷戀主持人現像」的一部經典作,敘事手法熟練,還展示了他對指導演員的能力,為扮演狂熱女粉絲的新人傑西卡·華特爭取到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陪伴影迷半個世紀
從此,伊斯威特展開了演導雙棲的斜槓生涯,所有作品均透過他在1967年成立的「馬爾帕索製片公司」(Malpaso Productions)製作,並透過長期合作的華納電影公司作全球發行,使他那獨樹一格的「鐵漢柔情」風格陪伴影迷長達半個世紀,更以他執導的《殺無赦》和《登峰造擊》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與最佳影片獎。
伍迪艾倫多重協槓
至於影壇成就相當的伍迪·艾倫,就是另一個全然不同的有趣對照組。他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單口相聲演員、作家和音樂家。作為一名爵士單簧管樂手,艾倫每周都要去曼哈頓一家酒店演奏,還因此而放棄參加他得獎的那一屆奧斯卡頒獎禮。
身為在紐約成長的中產猶太青年,伍迪·艾倫19歲時就被聘為全職寫手,開始給電視綜藝節目和報刊寫笑話(gag)。1961年在格林尼治村俱樂部首次亮相講單口相聲,並在他寫腳本的電視節目中演一些聒躁和神經質的角色,這也成為他日後進軍好萊塢後刻意在大銀幕上經營的形象。
伍迪艾倫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單口相聲演員、作家和爵士單簧管樂手。(資料照片)
別具一格的怪胎喜劇
艾倫編劇的第一部電影是1965年的《風流紳士》,成片令他感到失望,遂下定決心今後所有由他編劇的電影也必須由他擔任導演。1969年,艾倫與米奇·羅斯合寫劇本《傻瓜入獄記》,由艾倫導演並出任主角。電影反應不俗,聯美公司跟艾倫簽訂了一份合作拍攝多部影片的協議,於是他以「密集安打」的形式接連編導了《傻瓜大鬧香蕉城》(1971)、《性愛寶典》(1972)等別具一格的怪胎喜劇。
直至1977年由艾倫身兼編導演的電影《安妮·霍爾》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女主角等4項奧斯卡大獎,他才真正走紅,成為享譽國際的喜劇大師。
不過,身為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和深愛歐洲電影的艾倫並不滿足於搞笑喜劇,接著便出人意表地仿效瑞典名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風格拍了一部深沉的藝術片《我心深處》(1978年),從此展開了「悲劇」與「喜劇」兩隻腳走路的二刀流,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電影品牌,至今近五十年不衰。
伍迪艾倫編劇的第一部電影是1965年的《風流紳士》,成片令他感到失望,遂下定決心今後所有由他編劇的電影也必須由他擔任導演。(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