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成效好? 實驗造成的偏見

陳敦源 2023/02/23 17:57 點閱 2939 次

最近看了一篇報導提到,英國正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周休三日試驗計畫,最終結果顯示,多數企業將不會回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且出現營收表現上升、離職率大幅下修等優點,最大的改變則是員工倦勤的比例降低,多一天休假較能在生活與工作間取得平衡。

實驗缺乏理論背景

這是個有趣的實驗,但是,實驗者應該驗證最適(optimal)的工作天數!實驗的結果對於不喜歡上班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因此,它一定會有新聞價值,不過,這樣卻是近年社會科學實驗最大的問題--缺乏理論背景的實驗目標。

也就是說,應用實驗方法去找到證據,可以證明心中本來就想要對他人說的價值時,通常會缺乏一個理論作為實驗的基礎,而是依照想當然爾的實務目標來生產看起來客觀的數據,目的是公共說服,而不是理論發展。

我的意思是,人類一週工作的天數多寡,從經濟體系來看,取決於許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個人層次的意願與理念,還有結構層次的生產活動效率等,新聞中的這個實驗不應將實驗的標的放在「少工作一天比目前上五天班,是否更有效率?」而應該問更大的問題:「一個人一週工作多少天,對組織產出效率是最好的?」我認為後者才是實驗研究應該要針對的研究目地,因為其理論的意涵較廣。

實驗只是一種手段

這實驗的意圖,有一些像倡議投票年齡下降,以倡議而非理論分析性的觀點來說,從20到18是世界趨勢也大大增加青年參政的權力,但是,該倡議並不會去說明最低下限投票年齡應該是甚麼?或是推動民主深化中統治權力的下放(decentralization),且未思考最終是否有一個下放的底線,國家權力的實踐,一定要存在某一層的政府組織當中,不可能凡是都由全體民眾來進行決定。

實驗只是一種手段,雖然目前很流行,但是因為研究目地與理論討論深度的差異,看起來非常「客觀」的實驗,可能從實驗的目標上就限縮了其找尋公共治理的終極實務狀況,而淪為實驗者心中最想推銷給大眾的價值偏見的包裝紙。

老實說,對於組織「最適的工作天數」的研究,經濟學從1960年代開始的「工作/休閒」配置的研究,應該是一個比較完整研究的開始。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最後,因年假補班引發網路一片哀嚎,明顯週休二日享受下去之後就回不去了,更重要的如果你問個人,當然是越少工作時數或天數,但是領一樣的錢才最好,這不但代表單位時薪的增加,也能滿足現在的生活價值觀:「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過,AI與資通科技的發展,一方面可以協助人類更有效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老闆不再需要用人來為其工作,兩者都有降低工時的效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