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退還文物給民間 學者:可改為借展

簡嘉佑 2022/12/19 19:09 點閱 18474 次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右)19日發起公聽會,探討「故宮近來作為是否具有公共性」。(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右)19日發起公聽會,探討「故宮近來作為是否具有公共性」。(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未來故宮不願再提供民間「寄存」貴重文物,學者擔憂對藝文界造成重傷!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19日指出,民間將文物寄存於故宮,能提供展覽與研究的機會,絕非只是倉儲的作用。北教大文創系教授林詠能則呼籲,可以將「寄存」改為「借展」,政府也應提供民間適當的免稅額,造就雙贏的局面。

寄存於故宮近一甲子的「蘭千山館」文物,近期因合約期滿,被故宮通知不續約,引起文化界關注。對此,國民黨立委鄭正鈐19日發起公聽會,探討「故宮近來作為是否具有公共性」,並針對故宮院長表示未來館藏「寄存將以捐贈為前提」,探討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寄存以捐贈為前提

故宮院長吳密察說,典藏的重點工作在保存與管理典藏,而徵集藏品的方式主要以「購買」、「捐贈」兩個方式,至於「私人寄存」管理上相對複雜,還要考量公私利益平衡,需要做更多的評估。

「故宮的課題是儘可能提高典藏的展示率,而不應該將重點放在私人寄存的方式,」吳密察說,故宮館藏相當豐富,無須以寄存的方式彌補收藏品不足,未來會新增「捐贈為前提」的寄存制度,且類似做法在國際博物館尚非罕見。

意識形態作祟

前玄奘大學傳播系主任諸葛俊指出,不與蘭千山館續約的決策過程相當草率,根本是突然性的中止合約,並沒有給人準備的時間。他質疑,故宮與中國文化難以分割,在意識形態的作祟下,恐有「政治正確」、「揣摩上意」的考量,而做出此決策,但卻忽略了文物的文化歷史的重要價值。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說,故宮不應該以空間不足為由,拒絕蘭千山館的重要文物寄存。她說,「故宮當然不是倉儲」,但蘭千山館的文物如此重要,捐贈人也曾表示「希望這些文物能永遠留在台灣」,透過寄存方式,還能提供研究、展覽的機會,強調「寄存絕對不是無償的讓民眾擺放東西」。

改寄存為借展

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說,蘭千山館的問題不應該以道德或社會訴求來討論,更應該就公共政策的角度來評斷,只要能公開透明、具備可課責性,就能符合公共性的要求。他指出,國際上並無「寄存」的概念,意味著台灣在民間藝術品的相關契約規範、法源等,都有檢討的必要。

北教大文創系教授林詠能認為,「寄存」制度可以改為「借展」,讓民間將珍貴的藝術品租借給政府,政府則提高適當的免稅,達成雙贏的局面。而關鍵在於文物重不重要,應建立委員會進行審議,並採用多數決的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