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官員說明,過去曾在台灣造成嚴重污染的戴奧辛、多氯聯苯等物質目前都已安全,但仍有新興毒化物出現,需持續監測。(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73/907/big/%E7%92%B0%E4%BF%9D%E7%BD%B2%E5%AE%98%E5%93%A1%E8%AA%AA%E6%98%8E%EF%BC%8C%E9%81%8E%E5%8E%BB%E6%9B%BE%E5%9C%A8%E5%8F%B0%E7%81%A3%E9%80%A0%E6%88%90%E5%9A%B4%E9%87%8D%E6%B1%99%E6%9F%93%E7%9A%84%E6%88%B4%E5%A5%A7%E8%BE%9B%E3%80%81%E5%A4%9A%E6%B0%AF%E8%81%AF%E8%8B%AF%E7%AD%89%E7%89%A9%E8%B3%AA%E7%9B%AE%E5%89%8D%E9%83%BD%E5%B7%B2%E5%AE%89%E5%85%A8%EF%BC%8C%E4%BD%86%E4%BB%8D%E6%9C%89%E6%96%B0%E8%88%88%E6%AF%92%E5%8C%96%E7%89%A9%E5%87%BA%E7%8F%BE%EF%BC%8C%E9%9C%80%E6%8C%81%E7%BA%8C%E7%9B%A3%E6%B8%AC%E3%80%82%EF%BC%88%E6%9C%AC%E5%A0%B1%E8%B3%87%E6%96%99%E7%85%A7%EF%BC%89.jpg?1667285688)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我國河川的多溴二苯醚、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含量有點高,仍需持續監控,以評估調整措施。」環保署化學局技士邱美璇1日在成果發表會表示,我國多氯聯苯、戴奧辛等過去曾造成大污染的有毒物濃度已獲得控制,但如短鏈氯化石蠟、全氟烷基化合物在河川仍具有一定濃度,未來會持續監控。
長期定點監測戴奧辛
邱美璇提到,雖然戴奧辛、多氯聯苯的環境濃度獲得控制,但近年來也有許多不同的毒化物出現,環保署近年來也檢測到多溴二苯醚類、多鏈氯化石蠟的環境濃度偏高,過去這些物質常被作為防火塗料,因此也已經在99年到108年間陸續列管為毒化物,目前環境濃度都有降低趨勢,但仍在持續監測。
邱美璇說,毒化物經過動態傳輸,會以河川、土壤作為生命週期的終點,因此相關調查會以河川底泥為主,魚體嶼水體為輔。目前我國毒化物調查是針對30條河川,2年一循環的方式進行,監測原則是,若長期監測發現濃度都不高的話,就會暫緩監測,並挑選新的毒化物進行評估。
環保署土基會組長陳以新表示,我國土壤戴奧辛、呋喃嶼多氯聯苯的含量,濃度都有大幅下降,不過以戴奧辛為例,由於只要在高溫、不完全燃燒的過程就有機會產生,因此還是會進行長時間、定點的監測,台灣目前的規定含量是要在1,000ng I-TEQ/kg以下,未來會針對不同場所進行分級調整。
須注意新興毒化物
陳以新說,若有高溫熱製程、煉鋼廠等地,戴奧辛的濃度會比較高,但目前都還是在容許值範圍。有觀眾提問說,既然廠外的戴奧辛排放很少,那要如何減少戴奧辛在廠內的產生?陳以新表示,可以透過急速冷凍的技術,讓經高溫燃燒的物質很快就降至190度以下,戴奧辛生成的機率就會大幅下降。
被問到台灣是否有評估毒化物的指標時,邱美璇回應表示有,並指出近年來化學局也將對生態的影響權重拉高,因此不只與國際趨勢接軌,也會自行評估有哪些毒化物需要列管,篩選指標也會不斷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