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剿滅蚊子不易,基因改造技術惹議!過去美國因為瘧疾疫情,試圖以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消滅病媒蚊,但結果卻導致其他生物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而無法生育。但生技公司更研發出基因改造技術,來減少病媒蚊的數量,專家呼籲,仍應謹慎評估新科技對環境的影響。
DDT靈丹妙藥?
《CNN》報導,美國曾經出現兩種不同的瘧疾,分別由英國人與非洲人帶進來,在美國南部曾形成嚴峻的疫情。對此,美國政府於1940年代試圖用DDT來消滅蚊子,也發揮一定的功效。
當時,DDT被視為是「無害且安全」的化學物質,甚至有科學家實際飲用DDT的影片流出。昆蟲學家拉蒂表示,「DDT不會立即殺死生物或造成身體病變,但卻能有效對昆蟲的精神系統造成破壞」,當時更被視為對抗瘧疾的靈丹妙藥。
但以蚊子為食的動物體內卻累積愈來愈多的DDT,尤其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體內的出現超乎想像的DDT。拉蒂表示,這對這些生物身體產生損害,如鳥類的繁殖能力就受到嚴重影響,禿鷹在美國更曾因此瀕臨絕種。目前美國於1970年已經完全禁止使用DDT。
基因改造可滅絕蚊子
然而,人類與蚊子的戰爭並沒有因為禁止使用DDT而結束。《Nature》報導,埃及斑蚊為登革熱、黃熱病等多種疾病的病媒蚊,有生技公司通過「基因改造」的技術,抑制此類蚊子的數量。
生技公司Oxitec改造雄性埃及斑蚊的基因並繁殖,此類基因會促使蚊子在幼蟲時期就殺死雌性的同伴,而雄性幼蟲能夠長大成雄蚊,繼續傳遞該基因,讓會叮咬其他生物的雌蚊大量減少。
本被視為剿滅蚊子的靈丹妙藥DDT,卻以破壞環境的結局收尾,在應用新科技來剿滅蚊子的時候,不免引發許多爭議。
生技專家柯法爾就表示,希望能蒐集到足夠的數據評估對環境影響,尤其是對生態系與其他生物的影響,並將數據公開透明,而不是只站在人類的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