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對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然而,不對稱才是自然的常態、宇宙的本質。從次原子結構到人體、宇宙,從文化到社會生活,本書將破除你對左、右的誤解,徹底揭露不對稱的力量。從人體本身到次原子粒子層次,乃至於宇宙,都普遍存在著不對稱的現象。
作者麥克麥納斯旁徵博引,廣泛採擷各種資料來探討這些問題:從醫學史、認知科學、分子生物學、量子物理,到林布蘭的油畫、達文西的素描、比目魚的行為、早期地圖製圖故事、中世紀肖像學,甚至還包括他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個是右撇子,一個是左撇子)。
我從 1970 年代開始從事偏手性的研究,父母最常問的問題之一便是,何時他們可以得知孩子是左利還是右利?不過,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許是「左利有多普遍?」讓我們就從這一點開始討論,但請你先完成以下這份簡單的偏手性問卷調查:
偏手性問卷調查
雖然這不是最複雜或最精密的偏手性問卷調查,但已足夠達到這個目標,而且近來已被邁斯翠屋博物館(Vestry House Museum)的奈格爾.賽德勒(Nigel Sadler)拿來調查北倫敦沃聖森林(WalthamForest)近三千名學童的偏手性,那是一項規模相當龐大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抽樣調查。
要計算這份問卷很簡單,算出你選擇左的次數,這數值應該是介於零(若你是一個高度的右利者)到十(若你是一個高度的左利者)之間。很明顯地,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不使用左手從事這些活動,被歸類成高度右利。由於他們所占的比例過高,所以很難看出其他部分的比例關係。
當追加進行另一份更精密、更仔細的問卷調查後,發現多數人還是會偏用某一隻手;換句話說,他們不是低度左利,就是低度右利。雖然的確有人宣稱自己是雙手都很靈活,但當他們在實驗室接受比較嚴格的測試時,還是會顯現出偏用左手或右手的傾向。除非有人認真苦練,也許是為了娛樂助興,不然幾乎沒有人可以雙手書寫得一樣好。
左利者比例低
先用鬧鐘或計時器設定三十秒,在這段時間內用細字筆在每一個圈圈中畫上一個點,越多越好,然後再換另一隻手。在這項測試中,幾乎沒有人的左右手會得到一樣的結果。那到底有多少人是左利者呢?按照慣例,那些以左手完成一半以上活動的人就算是左利者。沃聖森林的調查顯示只有不到 11%的人是左利者,這份抽樣足以代表整個英國,甚至西方世界的概況。
在男性中,左利的比例是11.6%,但女性則只有 8.6%,也就是說男人中左利的情形比女人常見。整體而言,男性左利與女性左利的比例約為五比四。這並不是多大的差距,但卻是普遍存在的事實,而且也反映出左利的重要生物機制。達爾文家族就透露出這種性別差異的線索,在八名男性中有三名左利(38%),而在六名女性中有一名左利(17%)。
右利者的偏手性較左利者強烈。這要歸因於左利者居住在一個「右利的世界」,所有的器物用品都是依據右利者的需要設計的,從微波爐、電腦鍵盤到鋼琴都是如此,自然而然,左利者學會適應右利的世界,常常使用到右手,雖然他們並非天生如此。
單邊性偏好
大約是從十五年前,研究人員才開始嚴肅看待這個議題,探討為何有許多人沒有特定的慣用手。引發這股研究風潮的,主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圭爾夫大學的麥克.彼得斯(Michael Peters)的研究。
麥克發現在三分之一的左利者中,會偏好以左手寫字,但是以右手丟球,而且右手丟得比較準。後來又發現在右利者中,有 2%–3% 的人,會以右手寫字,但偏好以左手丟球。雖然這是研究上的新發現,但有人早已記錄過這樣的現象,比方先驅的性學家哈弗洛克.伊利斯(Havelock Ellis)在他的自傳中就說過:「除了丟石頭或丟球外,我做什麼事都是用右手。⋯⋯我從來沒用過右手丟球,而且⋯⋯我也沒有以左手寫過字。」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以「偏手性」這個詞來討論,但有些研究者認為使用「單邊性」(sidedeness)的概念可能更貼切,因為除了左右手之外,其他許多行為層面似乎也都展現出對於某一邊的偏好,從手臂、腿、眼、耳朵到腳都是如此,其中有些不對稱與偏手性有關,但並非每項都是。
右利者具有跨側性
偏腳性(footedness)與偏手性有相關,慣用右手的人多半也慣用右腳,而慣用左手的則偏用左腳。要測試偏腳性的方法很直接,只要請受試者在球門前踢顆足球就會知道,踢球的腳就是慣用腳。職業足球員的偏腳性則是以他們碰觸足球的次數來判斷,球員以慣用腳來踢球的比例高達 85%,而且幾乎沒有人是平均地使用左右腳。
換句話說,就算是專業球員,也不是左右腳都可以靈活運用的。他們就跟其他普通人一樣,有 20% 的人慣用左腳,這比10% 的左利者要多,這表示許多右利者具有「跨側性」(crosslateral),用右手寫字,但以左腳踢球。
視覺優勢
要知道你的慣用眼是右眼還是左眼,只要將你的手臂伸長,指向遠方的一個小物體,這時閉上一隻眼,如果你的手指還指著物體,那睜開的這隻眼就是你的慣用眼;如果你睜開的是非慣用眼,手指會偏離該物體。
這是眼睛的「視覺優勢」,一隻眼睛看物體的視覺會優於另一隻。「偏眼性」(eyedness)還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確認,只要問受試者是用哪一隻眼睛來看鑰匙孔或是顯微鏡便可以明白。
大約有七成的人偏用右眼,三成的人偏用左眼。雖然左利者中用左眼的人較多,右利者中用右眼的較多,然而還是有許多人展現出跨側性,用身體這一側的手寫字,但用另一側的眼睛看世界,這種習慣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仍未有定論。在 1920 年代,山繆.歐頓(Samuel Orton)認為跨側性優勢(cross-dominance)會造成閱讀障礙,引起識字困難症(dyslexia),有不少人支持這個理論,但相關證據還很薄弱。
手指間似乎不大能密合
不過我對其中的兩種著迷了好一陣子,因為這些行為是如此的瑣碎、平凡而且毫無意義:一個是合掌,另一個是交叉手臂。要看出合掌的不同,只要立刻雙手互握,讓手指相互交錯在一起即可。哪一隻手的拇指在上面,左手還是右手?現在試試看另一種合掌的方式,你會發現自己稍微遲疑了一下,而且覺得手指之間似乎不大能密合。
第一次本能性的合掌比較容易,也較自然。合掌的行為似乎不是習得的,實際上若沒有特別提出來,多數人不會注意到自己的習慣,而且這個行為很小的時候就有。在英國,約有六成的人合掌時,左手拇指會在上,不論是左利還是右利族群,都是這個比例。
有趣的是,一路往東調查,從歐洲、亞洲到大洋洲,便會發現這個比例也漸次下滑,到了新幾內亞東邊的所羅門群島時,左手姆指在上的比例只剩下三成。更奇妙的是,合掌的行為似乎是家族性的,雖然並不是很明顯;但通常合掌時左手在上的夫妻比右手在上的夫妻更有機會生育出左手在上的下一代。
交叉手臂側性
交叉手臂是另一項可以自己測試出的側性。迅速地將伸直的手臂在胸前交叉,看看是左手腕在右手腕上,還是右手腕在左手腕上方?現在試著顛倒過來。每當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做練習時,總是會引發一陣哄堂大笑,因為有許多人直接在胸前旋轉手臂,轉了一圈又回到原來的樣子,還是同一隻手腕在上方。
要將「錯」的那隻手腕放在上方會有點困難,需要思考一下,而且會覺得有點彆扭。在英國,約有六成的人是左手腕在上方,這個比例在右利與左利的族群中是一樣的,而且不論合掌時是左拇指在上還是右拇指在上,也都是這個比例。這表示慣用手、合掌與交叉雙臂之間對於左右的偏用並無關聯。
不對稱的特徵不勝枚舉,比方說有五分之一的人會抖動自己的耳朵,而只會抖動其中一隻耳朵的人當中,會抖左耳的人數是會抖右耳的兩倍。這些現象真是相當不可思議,但為何會產生這樣的不對稱特徵,至今完全是個謎。 (昀恬/輯)
《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
作者:克里斯‧麥克麥納斯 (倫敦大學心理學與醫學教育系教授)
出版社:商周出版
其他書訊:
《宋徽宗》
作者:伊沛霞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宋徽宗以對藝術的貢獻而聞名:他是造詣很深的詩人、畫家與書法家,他熱衷於修建寺觀與園林,是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品及文物收藏家,也是知識淵博的音樂、詩歌與道教的贊助人。在支持藝術的範圍、對藝術領域的關注及投入的時間上,世界歷史上少有君主能與他相提並論。
然而,在治理國家這項主要職責上,他卻一敗塗地。正是在他統治期間,女真人在北方鞏固了實力,並大舉入侵宋朝,攻陷都城開封,擄走徽宗、數千名宗室嬪妃,與宮中侍從。徽宗本人也在遠離故鄉的地方,作為一名俘虜,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八年。
伊沛霞教授積數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為英文世界為這位皇帝撰寫的首部完整傳記,力圖矯正大眾對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見。
《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
作者:田中宏幸
出版社:遠流
成立於 1961 年的京都橘高中管樂社,自 1996~1998 連續三年大滿貫寫下創社以來最佳成績後,此後皆未能晉級全國大賽。直到 2007 年才重返榮耀,連續數年晉級全國大賽並屢屢獲獎。
不教導、不下指令、不接近、不過問,竟能造就京都橘成為日本行進管樂強隊!裝聾作啞的指導方式所建立的弱弱指導,之後達成了怎麼樣的效果?橘色惡魔敗部復活的經過又是如何?京都橘高中管樂社傳奇顧問 23 年帶隊經驗淬鍊而成,培育年輕人才和團隊的關鍵核心!
《禱告時光》
作者:劉恩宏
出版社:愛的影響力
精選83篇簡明卻能引起共鳴的禱告詞,幫助你與慈愛的神之間,搭起蒙福的橋梁。因為耶穌,希望你過得更好。
親愛的朋友,不管是在開心的時候, 還是難過的時候,都要記得再次翻閱這本書,讓我們能陪著你一起來找耶穌。相信愛我們的神,會藉著禱告來幫助你我,在豐富裡有智慧持守所擁有的祝福,在苦難中有力量繼續等候必來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