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網路輿情分析的代表性問題

陳敦源 2022/09/13 16:54 點閱 2677 次

最近幾年,受邀去政府機關上課最多的就是網路輿情的適讀與回應,由於七年前在台灣數位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案,開始探索網路輿情的內涵與測量的議題,也有幸從頭到尾看見政府從傳統的對外溝通管道,轉型成為目前兼具實體與虛擬回應機制的新型態。

不過,這幾年教授下來,公務人員最常對網路輿情分析的反應就是:「沒有代表性的民意資訊,我們需要花時間關注嗎?」

測量網路「風向」

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回答,一是測量標的的問題,另一是技術發展的問題。第一,傳統民調與網路輿情分析是在測量相同的「民意」嗎?是也不是。是的部份是它們都是探索民意形成過程中的工具,不是的部份(請參附圖),傳統民調用抽樣的方法,意圖推論民眾對於某事的偏好(preference),並且用它來預測行為,不過網路輿情分析則是在測量網路「風向」(framing)。

第二,傳統民調技術在1950年代,因為蓋洛普發展出針對人口居住分佈的系統抽樣方法,因而成為至今民調產業最核心的操作技術,不過,2010年之後,網際網路電話的發展,以及個人隱私的著重,面訪因為戶口母體清冊取得困難,以及電話使用者出現難以接觸的「唯手機族」(也沒有母體清冊),因而產生技術上的危機,導致這個超過一甲子的技術有可能漸漸失去其預測功能。

偏好的影響力

前述的民調技術發展,伴隨著是網際網路一躍成為民眾最重要的資訊來源,根據統計臺灣民眾有95%的新聞消息來源是網路(藉電腦與手機等裝置),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影響力,網路媒體與通路對於民眾偏好形成(preference formation)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想要了解民意除了傳統民調直接測量個人偏好之外,還有一個任務需要去先期了解影響民眾偏好形成的「風向」(framing)。

如果前面的論述大家同意,那麼想要了解民意的工作,除了從落後指標(laging indicators)去了解大家已經形成的偏好的分佈是如何之外,政府機關也應該藉由網路輿情分析的技術,了解影響民眾偏好形成的超前指標(leading indicators),而這些超前指標的資訊,可以讓政府以各種回應的手段(正式回應、記者會、網路梗圖懶人包、小編回應等),這不是測量目前民意,而是尋找影響民意的機會。

影響民意的形成

這樣的話,政府的民意探索與治理的工作,產生一個比民調更為超前的測量指標,但是後者不是直接測量民意偏好的「真值」(true value),而是去理解目前影響民意偏好形成的「風向」,我們可以假設民意的偏好都是浮動的,因此,政府的工作不指是知道並且遵守民意的反應而已,還有一個就是可以去影響民意的形成過程,這個工作政治人物的意願比事務人員高出很多!

最後,前述的說明,一方面政府可以不用拘泥「代表性」問題,而大方擁抱網路輿情分析對政府的價值;但另一方面,這樣的討論也顯現民主理論上一個嚴肅但是無解的問題:「公民能力」(citizen competence),民眾雖然是政府名義上的「主人」,但是因為專業與種種資訊不對稱的弱勢,在民主過程中淪落成為「被統治者」的實況,好似附件漁夫早期的一個「誰是頭家」的漫畫一樣!

民主,永遠在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