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會很希望有人能明白自己的情緒、聽懂自己的心聲,期望有合適的人選聆聽或及時給予建議。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哇賽!心理學」隆重企劃十九則心理練習,Nana心理師與葉子老師的文字暖心卻精闢,以科學研究、個案事例、自我覺察的實用方式解鎖各個面向的人生難題,陪你處理迷惘、焦慮、哀傷、歉疚等情緒或念頭,突破心靈困境的同時也重新定錨。
本書是一本白話文的實務心理學生活運用之書,不論是尋找在生活裡自我陪伴的底蘊、想獲得迎面自我困頓接招的勇氣、找出人與人相處時的有效溝通策略,都能在這一篇又一篇,如同與讀者進行對話的文字裡,找到更接近自己的體悟,協助你成為更喜歡的自己。
有些人會覺得,「我會聽到自己跟自己講話欸!該不會是幻聽吧?」究竟自我對話跟幻聽有什麼不同?這兩者要怎麼去區分呢?
現實感是差別
自我對話與幻聽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叫作「現實感」。在具有現實感的狀態下,你會能夠分辨那是你內在的聲音(想法),還是真的有一個外在的人在跟你講話。而不具現實感的狀態(幻聽)的人,則無法做上述區分,可能明明是自己腦內的聲音,外在環境也沒有別人,但還是認為真的有人在跟自己交談或下命令,甚至做出行動反應
而自我對話其實是滿常見的現象,或者可說是一種思緒的語言流。大概在小孩子兩歲語言逐漸發展以後,就會發現他們玩遊戲時會邊玩邊說話,非常可愛,這是因為他的大腦神經元和情緒都正在發展,正在學習如何抑制衝動和達到自我控制。
我們在做心理衡鑑時,如果對象是六歲以下的小朋友,就常常看到他們在做一些操作型的作業,像是拼積木時,他們就會把思考歷程都說出來,例如「這個是紅色的……不對,不對……這個要轉過來試試看……」這就是一種在衝動和控制中慢慢產出的自我引導歷程。當我們長大之後,我們會把這些內在的聲音,改成在腦子裡想,形成自己的語言流,而不是真的把它說出來。
內心戲太多的災難
但是,在某一些情境下,我們的內心戲太多,常常腦補太多事,反而會造成痛苦,最常見的就是極度焦慮,或是壓力很大時,就會想著「怎麼辦?這件事情我是不是一定會做不好,那我做不好的話,我的老闆會不會 fire 我?
那我老闆 fire 我,我就沒有錢。沒有錢,我就養不活我的家,我養不活我的家,那怎麼辦呢?!」若是生活中有很多這樣子的自我對話,那真的會活得心好累。
如果會不停想著工作上的一些失誤,或者是跟伴侶之間的一些誤解,最後很可能就會被這些糟糕的感覺淹沒。當你強迫性地重演這些過去的事件,就不只是一般的自我對話,而是一種反芻思考。對還沒有發生的未來事件感到憂心忡忡,甚至覺得這個想像就是事實,已經開始憂慮,我們會說,這是一種災難化思考。
內省側重引導
為何自我對話會變成反芻思考呢?其實,我們的文化很強調內省,就是自我觀察和反省。這是人類蠻特殊的一種能力。不過,內省是希望找到內在的教練,提供一些方向或引導,可是大家常常找到的都是「內在的批判者」,而不是引導者。倘若內在聲音失控了,一直罵你、一直唱衰你,那這種祝福的能力就會變成一種詛咒。
當反芻思考的漩渦出現,程度嚴重會癱瘓一個人,讓他沒有辦法執行生活中的大小事,甚至會做出一些自我傷害的行為。這種負向的反芻思考,是因為內在有太多的負向想法或情緒一直在滾動,然後越滾越大,如果沒有把它釋放出來,或將之導引到別的地方,可能就會損害心理健康。
想法決定心情
很多人會說,把負向的情緒講出來,那心情就會好一點,負向芻思就會比較少一點。但根據研究發現,常常跟別人講出負向的想法或情緒其實是沒有效的,甚至有可能會有反效果。
因為,心情不是由行為決定,而是想法決定,這是認知行為治療很基本的一個概念。我們遇到沮喪、難過,覺得脆弱受傷時,會想要發洩情緒,想跟別人訴說,得到一些安慰、認同或理解,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你一直去訴說負向的情緒,這是一個行為,且在每一次訴說的過程中,都沒有重新整理思緒,沒有新的想法,也沒有不同的觀點出現,更沒有機會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身經驗,那就很容易淪為抱怨而已。
所以一直講一直講,反而讓仇恨或傷害越來越大。而且講久了,身邊聆聽的朋友也會覺得煩。有些人會發現,跟身邊的人傾訴,一開始覺得還不錯,痛苦會舒緩些,好像可以獲得一些同理,覺得自己被接住了,但後來好像又陷回去那個情緒裡,這就是跟朋友聊天與做心理諮商的差別。
試著對話跳脫
我們常講,要做好「傾聽」的工作,但為什麼訴說又沒有用呢?這是層次脈絡上的差別。通常,在第一次訴說,說完還是有用,所以身為朋友還是可以傾聽跟認可對方情緒;當對方講很多次時,或許就可以想辦法讓他有多一點的覺察,或是跳脫出來一起看看,在這面對困境時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
當我們腦中有這些負向的自我對話時,代表我們正在面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是心理師在會談的過程中,除了提供支持外,還會進一步向下引導,一起找出事件當中引發負向情緒的關鍵想法,把這個正在經歷的事件常態化,並且討論這個想法有沒有其他可能。
避免反芻負面想法
因為,通常想法跟解釋會與事實有落差,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師就可以陪你跳脫出來,用更寬的視野去調整思考的方式,而不只是沉浸在負向的情緒與情緒所引發的語言流中。
當然,如果你身邊剛好有能夠提供其他想法的智者,也不一定需要心理師。只要是比較有支持性或具有啟發性的對象,那向他傾訴,應該也能有情緒調節的效果。假使你有芻思負向想法的情況,卻沒有人提供協助時,也能藉助以下方法來調節負面情緒:
書寫營造距離感
與個案會談時,我們會請他們把問題或困擾他的想法寫下來,將負向的想法呈現在紙上,好讓困擾與自己隔開一段距離。這是為了釐清自身想法,一個還不錯的開始。透過書寫,會讓你更具體地知道它只是個想法,並不等於自己。
比起腦中的言語跟你的距離,紙上文字跟你的距離,總是還要遠一點的。而這容易讓我們擁有空間去容納其他的可能,也看得比較清楚,進而能夠重新整理。
通常我們會使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去做自我對話,所以有時候,我們與個案會談時,會去引導他,試著把自己當成別人,像是:當小明因為某一件事覺得自己很糟糕、自己做錯了,那我們就會讓小明假裝是自己的朋友,然後心理師則扮演小明,讓小明以朋友的身分對扮演小明的心理師說話,這樣就比較能夠抽離出來,以更客觀的角度思考。
心理位移書寫
金樹仁老師也提出過類似理論,即「心理位移書寫」。具體來講,如果你有一件不開心的事,那你在描述時,第一次可以先用第一人稱的方法去寫:我被拋棄了,我失戀了,我很難過,為什麼他要拋棄我?這樣會有比較強烈的負向情緒,也會使得我們聚焦在負向情緒上,而且會覺得「我」很可憐,進入到受害者的位置。
第二次,用第二人稱的視角寫下同一事件:你失戀了,你被他拋棄了,你很難過,為什麼他要拋棄你?用「你」重新描述同一事件。很多人在寫到「你」的時候,就會出現比較抽離的感覺,這是上述提到的「心理距離」。
接著,可以用第三人稱再寫一次:他被拋棄了,他失戀了,他很難過,為什麼他被拋棄了?當同樣的事件又轉成「他」的時候,大部分人會覺得更客觀了,更減少了情緒的成分。如果用第三人稱來描述這個事件,便不會一直落入被害者的想法。(聿鎧/輯)
蝙蝠俠效應讓人堅強
還有,另外一個針對孩童測量專注力的實驗,也很有趣。實驗中,先讓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偶像,然後幫他們打扮成偶像的模樣,接著讓他們寫作業,但旁邊正播放著卡通,想要知道小朋友在卡通的干擾下,要怎麼樣專注地將自己的作業完成。
實驗中要求孩子以「人稱」區分,一種是「我」,一種是「名字」,最後一種就是「偶像」。結果發現,當孩子把自己想像成偶像時,專注度是最好的,而且可以堅持最久。
研究當中發現的這種「蝙蝠俠效應」,很多人覺得很有趣,而這其實就跟我們前面所說的拉開心理距離類似,如此一來,加油和堅持的力量就會更大。拉開心理距離,降低情緒的成分,會讓人擁有更冷靜、更理性且客觀的心智。當遇到困擾,試著拉開距離;需要堅持時,或遇到困境時,不妨讓自己腦海中的聲音成為智者或者你的偶像,就能讓自己的內心更正面、更強大。(聿鎧/輯)
《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
作者:蔡佳璇、葉品希(臨床心理師)
出版社:親子天下
其他書訊:
《創造對話》
作者:弗雷.達斯特 (非營利組織IDEO.org創始人)
出版社:平安文化
每個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對話」。理想的對話可以跟人交心、消弭對立,失敗的對話則會造成衝突、橫生誤解。面對來自不同背景、抱持不同立場的人們,既然找不到共通點,又該如何溝通呢?「創造」就對了!
企業權威溝通設計師弗雷.達斯特,針對每個人生活中會碰到的溝通問題,研發出一套實用有效的「7C溝通策略」,傳授你如何在溝通中妥善運用創意,讓艱困難行的溝通變得流暢無礙,就連一般人在談話中最怕遇到的尷尬沉默,也可以有效善用,緩解談話的焦慮和壓力,避免產生溝通危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羅伯.狄保德 (心理學研究者)
出版社:三采
這本老少咸宜、令人愉悅的作品,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協助蛤蟆先生面對內在小孩和成人,學會分析自己的感覺,發展情緒智商。
故事中涵蓋憤怒、潛意識、自我審判、兒童的自我狀態、父母的自我狀態、成人的自我狀態,適應性兒童、挑剔型父母、共謀、情商等心理學理論。將心理知識巧妙融入故事情節,解析20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可說是展現心理諮商療程的標準範本。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
作者:王昱堯、賴進貴 (台灣地圖教育推廣者)
出版社:商周出版
本書作者認為,即使我們被各種資訊環繞,但對事物的理解,有可能不會更清晰,而是更模糊。於是希望以視覺化的資訊地圖,提供一條探索臺灣的新路徑,你將發現:許多看似跟地理空間無關的主題,其實藏著有趣的訊息!
全書包括自然環境、人口族群、產業經濟、教育政治等10大主題,不僅選擇臺灣人最關注的議題或最新事件,且以短文搭配滿版地圖的形式呈現,滿足現代人講求的高效閱讀方式,也讓讀者重新認識臺灣的多元面貌,甚至按圖索驥,進一步尋找其他的臺灣在地故事或被人們忽略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