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影迷,想必一定有興趣知道:在你出生的那一年到底有什麼電影名作面世?這個資訊除了跟你個人的感情會有所連結之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聊天話題。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
譬如你可以跟陌生人介紹:我是跟「阿甘」同一年出生的。對方若是看過《阿甘正傳》,可能會立刻猜出你是在1994年出生的。雙方對視一笑,跟著就可以展開談不完的電影話題。
像筆者這種畢生與電影為伍的人,自然更為重視這方面的資訊,而且心中暗喜,因為在我出生的那一年,還真有不少電影名作在同年推出,這些影片在70年後依舊為人們所記憶傳誦,如今觀賞仍然絲毫沒有落伍過時,堪稱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經典。
史上最佳歌舞片
以下是那一年最頂尖的幾部電影經典:《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公認是史上最佳歌舞片,展現了好萊塢影壇從默片過渡到有聲片的時代變遷。男主角金‧凱利撐著傘邊跳邊唱主題曲的情境精彩絕倫,觀眾誰能忘記?
《日正當中》(High Noon)--賈利‧古柏主演的西部片不朽經典之一,描述小鎮警長結婚後決定退出江湖,但當年被他逮捕的歹徒適時回來對他展開報復,警長臨危不屈,誠頂天立地大丈夫!導演佛烈‧辛尼曼首創「戲劇時間」與「放映時間」等長的結構,對後來的電影創作影響甚大。
百看不厭
《非洲皇后》(The African Queen)--戰爭冒險電影的劃時代作品,描述礦場工人與拘謹的女教士為了逃離德軍而共乘小船「非洲皇后號」順流而下,最後把船改裝成魚雷艇擊沉了德國戰艦。男女主角亨佛萊‧鮑嘉與凱瑟琳‧赫本的鬥氣寃家搭配不斷擦出火花,是這部以「兩人一船」為主體的電影的最大亮點。
《禁忌的遊戲》(Jeux interdits)--法國導演雷奈‧克萊門執導的最佳作品,透過兩名孩童在淪陷後的巴黎,不停收集死去的動物屍體,為牠們煞有介事地模仿宗教儀式安葬,玩起「禁忌的遊戲」的幼稚行為,反映了戰爭對小孩心靈的嚴重創傷。獲得當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榮譽。
黑澤明最佳作品
《風燭淚》(Umberto D)--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領軍人物維多里奧‧狄西嘉於1948年拍出了轟動一時的《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故然影史留名,但他在四年後再次以新寫實主義手法細膩刻劃一名羅馬退休公務員悲慘生活的本片亦不能被忽視,甚至包括男主角的演員大多是非職業的素人。《時代週刊》在2005年評選「影史百大電影」時曾將本片列入。
《生之慾》--日本導演黑澤明於1950年以《羅生門》奪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而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緊接著拍攝的這部《生之慾》(香港譯作《流芳頌》)在藝術成就上亦不遑多讓,是他本人自認畢生最喜歡的作品。
該片描述一名本來庸庸碌碌的科長渡邊,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後變得消沉,後來一名年輕女子重燃了他的生存鬥志,決定回到市府崗位做個勇於任事的人。影片從眾人在渡邊的喪禮上憶述主人翁的生命轉折展開故事,市川喬的演出感人甚深。失去生活目標的人,可以從這部傑作中獲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