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選擇高手》

醒報 2022/07/11 00:25 點閱 2340 次

身為臨床心理師的作者,從數百個研究個案和數千個小時的諮商經驗中,淬煉出任何人都適用的決策守則。不管生活面臨多困難的選擇或情境,都能透過此書提供的方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選擇。

「最佳決策架構」五大檢核點能夠幫助你克服困境,學習做出可靠、最佳選擇的技巧。培養針對一生中所有選擇以可靠的方法做系統性思考,並且創造正向結果。真正了解是怎麼做選擇,背後的動機,情緒和價值觀為何,以及為何導致某種結果。也能清楚地釐清關於你一生所有決定和選擇背後的動機因素、潛在原因,明晰了未來該如何行動做出對策。

想像自己坐在車子裡,盯著儀表板上最令人擔心的一個燈號——引擎檢查燈。大家都很擔心這個燈號,因為它告訴我們,引擎可能有問題了。

現在,想像你拿一張微笑貼紙貼在引擎檢查燈上,因為你不想看到它。問題解決了嗎?其實並沒有。

不要忽視內在感覺

忽視問題只會在日後引發更嚴重、代價更高的問題。不管我們有多不喜歡那個燈,我們還是要感謝它的警告。你的情緒就像那個引擎檢查燈一樣,它的存在是為了告訴你一些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們了解車子的這一點,為什麼偏偏要忽視自己的感覺呢?人們往往把不舒服的感覺視為使生活更辛苦的麻煩事。但感覺可是你的朋友啊,不要忽視、逃避或否認自己的情緒,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我們必須學習傾聽自己的情緒,然後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我的感覺想告訴我什麼?」在解讀情緒背後的意義之前,重要的是要先檢查情緒本身。為什麼會有情緒的存在?情緒對我們的生存來說是必要的。

認識情緒變化

神經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R. Damasio)主張,感覺是維持生命的關鍵,並且在我們做決定的過程和自我形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把情緒和感覺做了區隔——情緒是複雜的身體反應,發生於與刺激物交互作用時(例如心跳加速、手掌冒汗),而感覺是我們有知覺的生理感受的解讀。

什麼是情緒?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把情緒定義為:「一種過程,一種特別的自動評價,受到我們不斷變化的個人過往的影響,我們覺察到發生了與自身福祉至關重要的事情,於是產生一連串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化的行為來應付這樣的狀況。」

簡言之,情緒為你的大腦提供回饋,你不用思考就已經準備好對重要的事件做出回應。某些特定情緒特別是這樣,例如憤怒,它以高速回饋做出可能引發傷害的回應。我們的大腦邊緣系統含有杏仁核,會開啟「戰鬥或逃跑」模式來對付察覺到的威脅。速度有多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的心理學家約瑟夫.李竇博士(Dr. Joseph LeDoux)報告說,我們的大腦以四十毫秒(或一秒的二十五分之一)的速度接收訊號。

感覺引起你的注意

想在強烈情緒發生時,運用我們理性的頭腦是很困難的,因為情緒以閃電般的速度進入大腦中,戰鬥或逃跑反應以刺激腎上腺素的方式提高我們存活的機會,令我們反應得簡直像超人類似的。

有些人相信,如果我們是沒有感覺的機器人,生命會更美好。機器人也許會做出更符合邏輯的選擇,但是它們缺乏原創性和創造力。我見過一位叫做莫妮卡的病人,臨床上被診斷出憂鬱症,醫療人員開抗憂鬱劑來穩定她的心情。她跟我說藥物很有效,但是幾個月之後,她停止服藥。我問她原因,她回答:「藥物幫助我覺得比較不難過,但同時我也感覺不到快樂。事實上,我幾乎沒有辦法產生任何感覺,我討厭那樣。」

感覺很重要

沒有感覺的生活,就像失去色彩的畫一樣。每當重要事情發生的時候,感覺會以最快的速度引起我們的注意。情緒來得這麼快,我堅信你只對就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才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如果我把十六世紀的美國歷史評價為沒用的資訊,大多數人可能都覺得沒什麼。

反之,如果我罵你媽媽「又蠢又沒用」(假設你並不討厭你媽媽),你不會無感。在我做心理師的初期,當有人挖苦似地問:「那讓你覺得怎樣?」我會很生氣。我覺得自己的專業好像被縮限成在「聊感覺」,但是治療師要做的不僅於此。

七種情緒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是經驗豐富的心理師,我體會到情緒比想像得更重要。你感覺如何,真的很重要。情緒與我們內心深處的自我有關,也揭露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感覺能夠提供關於自我認同和表面價值的重要線索,有時候,這兩者是我們自己並未覺察的。

談談情緒只是個開端,我們需要學會認清自己的感覺如何,以及為什麼會這樣感覺。但是我所謂的情緒指的是什麼?保羅.艾克曼博士是情緒方面的首席專家,定義出跨文化存在的七種普遍情緒。

堤防憤怒的情緒

憤怒是在覺察到有不公平或不對的事情時,容易發怒的情緒,它給予我們面對不公時起而搏鬥的勇氣。相似地,憤怒的出現也保護我們不受情感脆弱的傷害。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為覺得有什麼事情錯了,就表示它真的錯了。

憤怒這種情緒是對事情感覺不適的信號,所以明智的做法往往是在行動之前徹底溝通和思考相關問題。憤怒的一般表現包括嘶吼、侵略性行為、體溫升高、肌肉緊繃、咬牙切齒和/或握緊拳頭、心跳加速、挺起胸膛以顯示強大、睜大眼睛、橫眉豎目、緊閉雙唇。

難過之情

當我們失去某個寶貴的東西時,會產生難過之情。更大程度上,當我們得不到某個渴望的東西、某個人,甚或自己達不到預計的期望時,便會難過。被重要的人拒絕、失去所愛、道別離、失去進行某事的能力,和因為不理想的結果而產生失望,都會讓人們難過。

再更深一層而言,難過也許源自於缺乏寶貴的目標,或是沒有能力達到那些目標。難過往往會發出安慰和支持的訊號來緩解我們的心痛。難過的一般表現包括胸悶、心臟和胃部感到壓力、身體沉重、目泛淚光、呆若木雞、目光朝下或看向別處、彎腰駝背、哭泣、雙目下垂和嘴角下彎。

高興是滿足的指標

這是大多數人都想要或努力爭取的情緒,因為高興是滿足和安康的指標。心理學家喬登.彼得森(Jordan Peterson)把快樂定義為,當我們的心理看到一條通往寶貴之事物的開放路徑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

目標愈珍貴,快樂就愈多!快樂和高興之間的差異在於,快樂比較像是獲得想要的結果的副產品,而高興是屬於我們內心深處、一種比較穩定的滿足感。高興的訊號代表著遇到好事情,快樂的一般表現包括樂觀感受、充滿活力、興奮、悠閒、明理、歡笑、滿足、笑出魚尾紋和微笑。

生存功能的情緒

我把恐懼和焦慮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種感覺都具有生存功能,只是來源不同。當我們察覺到不管是身體、情緒,或社會上的危險時,便產生恐懼。焦慮是一種神經質,擔心的往往是潛在的傷害。這些感覺可能釋出「戰鬥、逃跑、嚇呆、軟弱」反應的訊號,以避免傷害或不可抗拒的威脅。

危險的動物、高處、黑暗和死亡,往往造成人們的恐懼。不確定的未來、想像得到的屈辱、可能的拒絕和其他迫切的威脅,都會讓人焦慮。恐懼的一般表現包括心臟強烈搏動、呼吸急促、發抖、聲音提高、僵住不動、雙眉提高、張口結舌。

現在讓我們把恐懼、難過、高興以及憤怒的程度(強度從小到大),它們的意義為何以及傳達出什麼訊息,那種情緒的一般表現為何,情緒從最輕到最重(以可表現的程度來說)的強度範圍,還有當你感覺到它的時候,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昀恬/輯)

《做個選擇高手》
作者:晏光中 (職稱或頭銜)
出版社:三采

其他書訊:
《奧卡姆剃刀定律》
作者:楊知行
出版社:天蠍座製作

十四世紀時,有位名叫威廉‧奧卡姆的修士,著書大力宣傳「唯名論」,即只須承認確實存在的事物,至於那些空洞虛無的泛名詞,都應該「剔除」,將之淘汰出局。他所主張的「思維經濟原則」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推崇「簡單有效的原理」,在他這把銳利的剃刀狠狠地揮出之後,帶動了歐洲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運動―—這把剃刀後來就成了管理學中鼎鼎大名的「奧卡姆剃刀定律」了。

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實際情況,不要吹毛求疵,畫蛇添足只會添亂,把事情複雜化,誇張從來都不會產生幸福,唯有「實事求是」才能將各種事情圓滿順利地完成!

《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
作者:陸子淵
出版社:親子天下
陸子淵,一個沉迷打電動,課業吊車尾,沒有特殊專長,讓父母師長都搖頭的小孩。國中因為愛現想博取同學眼球,環境資源匱乏,只好走上自主學習之路,無師通曉特效技術,成為神級影片特效師。

高工念印刷相關科系,高二即創立SIXVFX特效教學網,擅長後製修圖、製作動畫、3D建模,高三開始經營網路社群,大量發表影音作品。因為想要推甄上國立大學,儘管學校沒有設備資源,自己仍設法累積大量影音作品,打造出獨特的學習歷程檔案上了雲科大,靠著持續自學精進大專業技術:3D特效、程式設計,大學畢業之後就創業成功,25歲成為年營收八位數的企業家。

《我的露營活動書》
作者:艾蜜莉亞・梅耶
出版社:蔚藍文化
準備好,一起到大自然裡探險吧!到野外露營或健行的時候,你可以觀察到好多現象,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就算只是在自家庭院露營,也一樣樂趣十足。打開書頁探索周遭的世界,學習重要的野地技能,書裡形形色色的活動點子,一定會點燃你對大自然的熱情,讓野外生活好玩得不得了!

面對野外求生的各種挑戰,你將學會搭建遮蔽處、製作指北針,還有學習如何打繩結等等技能。你也能發揮創意,設計獨家的尋寶遊戲、製作登山杖,並且自己動手做日晷。有些活動會需要大人幫忙,不過大多數的活動都可以自己完成。你可以將這本露營活動書放進背包,下次到野外探險時,就能輕輕鬆鬆的帶著它出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