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上的帝國》

醒報編輯 2022/06/20 19:39 點閱 2378 次

「文明的十字路口」——中亞,位居歐亞大陸的中心,曾在經濟、科學和藝術上領先世界,卻長期遭到誤解與忽視。本書將中亞做為理解人類文明的出發點,用全球史視角重新審視中央歐亞史。

《絲路上的帝國》完整介紹歐亞大陸從古至今的歷史,它代表的是對這一世界重要地區的起源、歷史和意義之根本反思。

人們對中亞的普遍印象是土地貧瘠、文明落後,生活在中亞地區的人靠游牧過活,好勇鬥狠、能征善戰,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們被認為是飢餓的游牧民和貪婪的野蠻人,讓周圍定居的農耕國家和民族苦不堪言。然而實際上,中亞游牧民族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群體。

區域性帝國時代

二十世紀末,資本主義在中國和印度快速發展,這兩個帝國的經濟成長非常迅速,但在政治上都沒有什麼變化。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冷戰的緊張局勢似乎有所緩解。前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被重組為一個獨立的俄羅斯民族帝國。

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恢復獨立,包括位於中亞西部、高加索地區和曾經的黑海草原西部的各國。突如其來,也出乎意料,中央歐亞的大部分地區再次獨立。

四大帝國的發展

這段時期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是歐盟在規模、統一程度和經濟實力上的增長。到二〇〇七年時,位於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西的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已經進入歐盟。

雖然經常受到民粹主義政客自私、短視政策的妨礙,但歐盟和新生或改革後的帝國在政治上與歐亞周邊的經濟一起發展,產生了新的帝國世界秩序。中央歐亞周邊的所有大國——中國、印度、歐盟和俄羅斯——都快速發展。

但是,中央歐亞本身並沒有這麼幸運。雖然半數以上的中央歐亞主要民族都再次獲得獨立,但由於一直缺乏一個團結一致的中央歐亞政體(無論是政府,還是像歐盟這樣的經濟政治集團),弱小、貧窮、落後和外國勢力的宰制依然存在。

缺乏中央政體

使用波斯語的中亞南部(阿富汗)和西南亞(伊朗和庫德斯坦),以及近東和巴基斯坦,仍然被宗教和民族主義暴政主導。整個地區的虛弱,大幅導致鄰近中亞西部(前蘇聯中亞)的經濟和政治虛弱。

也很不幸地,俄羅斯人並沒有對他們控制的其餘中央歐亞民族鬆手,包括卡爾梅克人、圖瓦人(Tuvins)、阿爾泰人(Altaians)、薩哈人和鄂溫克人(Evenkis), 以及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人。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甦,一個新的民粹主義專制政權開始發展,它再次以暴力威脅國內和國外的批評者。

與此同時,中國繼續對東突厥斯坦、內蒙古和西藏等地進行軍事占領,並且無差別地使用恐怖和暴力手段。俄羅斯人和中國人,直接導致這段時期的整個中央歐亞在經濟上無法復元。

產生民主共和

現代主義在二十世紀政治裡獲得的成功相當驚人。到一九五一年時,民粹主義者 成功地在歐亞幾乎所有國家建立了某種現代的非君主制政府——從極權法西斯或共產主義獨裁到自由的「民主」共和國。

到二十世紀末時,民粹主義已經完全取代了所有其他形式的政府。世界上每個國家(除了少數孤立的小國)都聲稱自己是現代的民主國家。但事實上,它們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民主國家,大多數甚至不是共和國,它們充其量只是獨裁或寡頭政治。現代主義的勝利已經完成。

中國經濟復甦

一九七八年(毛澤東過世僅僅兩年後),中國領導人開始慢慢地將他們極度貧窮的國家轉向資本主義。他們先是允許少量的資本主義投資,主要是讓外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廉價勞動力市場來發展製造業。

這個舉措十分成功,因為它對外國投資者及共產黨領導人來說,都極其有利可圖,他們突然變得富有、強大。中國人發展出一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這種經濟型態迅速發展成由國家監督的全面資本主義。

中國經濟和科學及科技的極速發展,使它在短短三十年內,從貧窮的未開發國家之列,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之一,並擁有強大的太空計畫。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看起來是光明的。然而,與俄國人不同的是,中國人並沒有放鬆對任何一個被他們占領的中央歐亞民族的控制。

民族壓迫強

相反地,他們對這些民族的壓迫變得更加嚴重,尤其是東突厥斯坦。更糟糕的是,雖然許多中國人似乎很強烈地希望加入文明世界的行列,但它的政府領導人卻在同時威脅中國周邊的獨立國家,他們聲稱這些國家「屬於」中國。同樣的語言,也被使用於已經在軍事上被中國占領的國家。

在新的千禧年到來時,中國民族仍然未能認識、抵抗和克服其政府的洗腦宣傳,這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並不是好兆頭。

印度經濟成長

雖然很少有人注意到,但到二十世紀末時,印度的經濟成長速度幾乎與中國同樣快速,它的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更快。印度在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已經日益成為公認的事實。

不幸的是,印度教原教旨主義的蔓延,威脅了政治穩定和文化增長的可能性,而印度的大部分農村仍然徘徊在相對原始的階段。此外,在與西藏接壤、以印度教為主的尼泊爾,毛派共產主義的發展,進一步威脅了該區域的穩定。雖然如此,印度快速的經濟成長和科技進步,保證了該國在新世紀的世界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俄羅斯轉型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放下周邊的負擔,但保留了俄羅斯帝國時期所征服的最寶貴領土,最重要的地方是已經俄化的領土,其中包括港城聖彼得堡在內的波羅的海附近領土、索奇港(Sochi)和黑海東北岸以及內陸裏海北岸,還有包括海參崴港在內的太平洋日本海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北冰洋巴倫支海的莫曼斯克(Murmansk)。

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人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滿目瘡痍的經濟。這個國家正式採用了非共產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大多數共產黨政客的反對下,舉步維艱地允許了一些合法的資本主義經濟活動。

當葉爾欽總統(Boris Yeltsin,一九三一—二〇〇七年,一九九一—一九九九年在位)及其政府成員挪用了意在穩定俄羅斯貨幣和新興銀行體系的數十億美元外援時,復甦的早期希望便遭到粉碎。

平行經濟發展成資本

結果是銀行倒閉、貨幣嚴重通貨膨脹,以及政府無力支付公務員和國有企業數千萬職工的工資。在一些地區,特別是西伯利亞和遠東部分地區,在好幾年的時間裡,許多人在冬天餓死或凍死,使俄羅斯成為全世界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

由於在本質上與黑市無異的非官方平行經濟的持續存在,俄羅斯得以挺過解體初期的衰退,這種平行經濟是種自然經濟,在共產主義時期就已經發展出資本主義的特色。

二十一世紀初,雖然政府對商人的打壓、組織化犯罪(和政府作為難以明顯區分)無所不在的破壞、極端民族主義的蔓延(包括對俄羅斯猶太人、非俄羅斯人或任何看起來不夠「俄羅斯」的人的種族主義攻擊的增加),以及許多蘇聯時期政治政策和軍事計畫的恢復,但是新的俄羅斯經濟仍然蓬勃發展。

歐亞的崛起

當非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後,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等國也與蘇聯中央歐亞的大部分地區一起獨立。

在過去的黑海草原西部,烏克蘭獲得完全獨立,但黑海草原東部直到黑海的亞速海,以及北高加索草原直到阿斯特拉罕的裏海,仍然屬於俄羅斯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地區當時已基本俄化,但許多地區在文化上仍然是非俄羅斯的,特別是北高加索地區,包括伏爾加河下游和高加索之間的北高加索草原使用蒙古系語言的卡爾梅克共和國。

在中亞,有著大量俄羅斯人口的大國哈薩克與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 均已獨立。這些國家在經濟上只是勉強維持,而且大多被貪婪的政客把持,使得它們窮困、羸弱並仰賴外界的援助。不過,獨立給了它們希望,也給了它們通往更廣闊世界的機會。
(昀恬/輯)

《絲路上的帝國》
作者:白桂思 (語言、歷史學家)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其他書訊:

《決戰庫存》
作者:程曉華(供應鏈管理總監)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有點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倉庫、工廠、採購都可能是藏污納垢、問題叢生之處,不然也就不會庫存永遠不準、動不動就缺料或停線、還有應酬文化和回扣等等問題……。實際上,從庫存管理到供應鏈管理,確實是製造業的「重中之重」,你的庫存周轉率高,才能夠健健康康地賺錢。

這本書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可以看到庫存與客戶需求、物料採購、倉庫、ERP系統、KPI、財務、會計、生產、品管、銷售之間的關係;最終,供應鏈管理和庫存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全面參與、公司內部從上到下的合作,以及高層的支持。

《聖五傷畢奧神父傳》

作者:伯納德.盧芬(宗教書作家)
出版社:啟示出版
一生充滿傳奇的畢奧神父,受到無數人的愛戴。他每月收到至少五千封來信,每年接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名訪客。除了一般大眾,各國的政商名流、影視明星也專程來拜訪他,向他尋求身體與心靈的醫治。

本書帶我們一覽畢奧神父的生平與時代。作者親自採訪認識畢奧神父的人,以及與他工作多年的秘書,獲得許多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並增添他過世後的新事件細節。除了文字內容外,還有數十張珍貴的記錄照片,幫助讀者更加瞭解這位聖五傷神父的使命與神蹟環繞的一生。

《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

作者:謝智謀(海岳國際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出版社:親子天下
這些特質幾乎都是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被建構起來的。這是送給孩子、老師和家長的禮物,幫助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幸福且有意義感的人生。

在這個時代,同理的能力比過去更重要。沒有能力理解別人的人會活得很辛苦,因為聽不見、不明白和自己不一樣的聲音。現在就從家裡開始,讓孩子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