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家對外發言應循體制 避免提油救火

醒報編輯部 2022/06/15 10:59 點閱 2137 次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揚言,如果有人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一定會不惜一戰;而針對中方禁止石斑魚進口,立法院長游錫堃也高調回應,台灣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外交部長吳釗燮說,和中國對等貿易就是敗筆,這些撈過界的發言,都是提油救火,雙方都需要深思。

官員發言應恰如其分

中國對台灣不具善意,軍機繞台,又宣稱台灣海峽是內海,當然令人嫌惡憤怒,但是身居國會殿堂掌門人,或位居台灣國際關係領導人,踰越職權、率爾發言,逞口舌之快,如果引發後遺症,對台灣有利嗎?

日媒最近報導,美擬優先售台20項反登陸武器,阻止中國軍隊登陸。台美雙方將在月底,舉行「蒙特利會談」,討論安全合作的相關細節。從日媒報導很明顯看出,美國對台軍售,迄今還是侷限於防衞性武器,僅是阻止中國對台發動登陸戰而已,態度相當明確,台灣難道看不出?

美未售台攻擊性武器

美國不論那一任總統,台海情勢如何危急,從未允諾出售台灣攻擊性武器,台灣迄今沒有轟炸機,或長程巡弋飛彈,戰機無法遠距作戰,連潛水艇都無法從美方取得,這是美國的戰略思考,也是中美之間的「默契」,即使美國要將台灣武裝成「刺蝟」,也只是讓中國對台動手時,感覺扎手而已,並不希望台灣能有主動攻擊的能力。

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以致於蔣經國時代,台灣發展核武即曾遭美國阻止,發展長程雲峰飛彈,何嘗例外?雲峰飛彈早在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即已開始袐密研發,速度3馬赫,射程2千公里,研發過程備極辛苦,亦曾引起美方關切。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將雲峰飛彈列為台灣少數能飛達中國中、北部的「戰略資產之一」。

兩岸關係敏感

台灣歷任總統、國防部長,或其他高階行政首長,無人揭開戰略底牌,原因正是台灣能夠威脅中國的戰略資產有限,如果被對岸充分掌握,並無益處,游錫堃曾任行政院長,現任立法院長,當然了解雲峰飛彈,如今率爾揭開底牌,洩露軍機,公開對中示警,對台灣有利嗎?不會引起其他國家不同反應?

職司台灣國際關係的外交部長吳釗燮,侃侃而談兩岸貿易,似乎也難切中重點,他認為「和中國對等貿易就是敗筆,只是幫他們添軍火。」渾然不知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6.28%,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占比達42.3%,享有1047.35億美元順差,僅略低於2020年最高紀錄43.9%,遠超過第二大東盟市場的15.7%和美國市場的14.7%。

吳釗爕的談話,如果掀起兩岸經貿大戰,以現今台灣工業、經濟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現況,對台灣有利嗎?難道不需要多考慮?

中國屢次軍事挑釁,國人當然不滿,同仇敵愾,但是國家對外發言,自有發言體系,兩岸關係處理,屬於總統職權,且有陸委會可以發言,立法院或外交部首長如果對於職權以外的發言,是否也應該力求謹慎,至少不要提油救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