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年齡歧視 銀髮勞動力成救星

簡嘉佑 2022/05/18 18:10 點閱 9434 次
國發會預估,台灣於2030年核心勞動力就會變成45到54歲,把握銀髮勞動力成為解決缺工的重要關鍵。(Photo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國發會預估,台灣於2030年核心勞動力就會變成45到54歲,把握銀髮勞動力成為解決缺工的重要關鍵。(Photo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勞動力缺缺缺,銀髮人力成救星!國發會官員施克和18日於線上研討會指出,預估2030年台灣的核心勞動力就會變成45到54歲。對此,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政府應落實「禁止年齡歧視」的規定,並協助企業善用銀髮人力。104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則說,短工時的設計有助於兼職、中高齡者就業。

勞動人口老化將即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根據國發會資料指出,「核心勞動力的年齡持續向後遞延」,2020年已提升到35到44歲,而預估2030年就會變成45到54歲。他擔心,勞動人口面臨逐漸老化的狀況,恐難以滿足未來智慧機械、資通訊產業陸續增加的人力需求。

他指出,2014年後,台灣每年的缺工數都超過20萬人,缺工大宗其實是中階技術勞工,缺工原因包括「自動離職或退休」、「景氣波動」與「產業結構改變」,而數位經濟造成勞動型態改變、新冠肺炎肆虐也有不少影響。

善用銀髮人力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則針對現行政府因應缺工的政策,分作三類進行檢討,一、「就業媒合」,應解決市場資訊不充分,但卻無法長期改待遇問題,最後勞工仍會離職,再度面臨缺工問題;二、「職業訓練」常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在學員結訓時,市場上的職缺恐怕就消失了;三、「移工政策」缺乏讓移工申請久居的規劃,無法解決國內少子化與老化的狀況。

他呼籲,政府除了可以透過政策來增加人力之外,也應該使缺工廠商提高待遇,改善勞動條件,且因國內失業人口仍高於職缺數,在還沒開發潛在的勞動力前,不移開放大量服務業移工進駐。

此外,針對國內人口變化的狀況,辛炳隆呼籲,配合高齡化現象,政府應落實「禁止年齡歧視」的規定,並協助企業善用「銀髮人力」。他也強調,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不能只從供給面下手,包括透過AI、機器人來有效降低企業的人力需求外,「沒有效率的人力使用應該減少」,如許多24小時營業的商家。

設計零碎化工時

104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表示,勞動部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的勞動參與率僅59.02%,是近三年最低的數字,且「台灣平均退離勞動市場的年齡為63歲,相較於韓國、日本都要早許多」。同時,且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24歲以下的會員在「登入會員」或「更新履歷」的比率都有下降的趨勢,顯見台灣連年輕勞動力的動能也在減少。

對此,鍾文雄提出三大運用彈性人才的建議包括,一、「年齡彈性」,企業應儘早聚焦中高齡就業者,政府也應提出相應的補助與獎勵措施;二、「學歷彈性」,過去有近半的企業僱用文社法商人才,擔任科技技術職務,企業可透過跨科技領域的人才培育,弭補人才缺口;三、「工時彈性」,每天僅需工作2到4小時的制度,適合兼職、二度就職婦女等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