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落實防疫 官員、候選人需以身作則

醒報編輯部 2022/03/28 16:41 點閱 1643 次

疫情在台灣引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目前就算感染,大多為非致命性的輕症,染疫的患者比較沒有生命危險。憂的是,傳染的速度又快又隱密,本土染疫的患者一下子就近百人,且大部分是外籍移工,有些染疫的國人還找不出染疫途徑,也說明在台灣一直都有不明傳染源存在,成為台灣莫大的隱患。

厲害的病毒未入境

台灣大多是輕症,主要還是因為台灣流行的病毒株大多不是Delta型,也就是重症的不多,不是因為台灣人體質特殊或強壯,而是真正厲害的病毒沒有進到台灣肆虐,這個因果關係,國人千萬不要誤解。

隨著入境隔離時間越縮越短,病毒潛伏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高,可以預見的是,為了維持經濟活動的活絡,未來不同的病毒很可能會在台灣形成另一波傳染,輕症絕對可遇不可求。無論是官員或是民眾,積極的防疫心態都不可少。

可惜的是,台灣整體對於疫情的態度,其實正在不斷放鬆,尤其是年底選舉的逼近,讓政治人物對於跑攤、敬酒跟寒暄拉票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包括基隆市長林右昌、立委蔣萬安,都是在致詞或跑攤的過程中拿下口罩,因此導致了需要隔離或被批評的情況。

防疫警覺降低

可想而知,這兩位只是冰山的一角,雖然指揮中心嚴令逐桌舊酒,但是各種替代方案早就窮則變、變則通,只要沒有人檢舉,大家還是圖個熱鬧,對防疫要求警覺心日低。

指揮官陳時中的角色最為尷尬,因為參選台北市長的態勢越來越明確,他也明顯感受到了民間對於開放的壓力,像是基隆市長林右昌違反防疫規定,第一次居然只隔離三天,馬上就被批評是大小眼,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官員的態度會影響到基層的執行,現在整個政府有太多人想要參選,就連在野黨,同樣都需要跑攤拉選票。

應建立嚴格機制

如果指揮中心不能嚴肅執法,可想而知,上行下效之下,各種酒席宴會的規範會越來越放鬆。那等於是給病毒開大門走大路,一旦嚴重的病毒開始傳染,就會造成數不盡的缺口。

不可否認,現在的指揮中心對於很多防疫的要求,其實是相對放鬆,原因就在於經濟要能夠活絡。但必須在防疫跟經濟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堅持遵守,才是正道。人民自己要有防疫的警覺,目前連一劑都沒打的民眾高達17%。

政治人物做表率

政府應該建立更加嚴格的機制,包括限制未打第三季者出入公共場合,來強力增加施打的比例。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只要施打了三劑疫苗,對於病毒的抵抗力都會大幅增加,就算染疫也幾乎都是輕症,這對於醫院的壓力就會小很多。看看一水之隔的香港就知道,一旦醫院崩潰,那等於整個社會的人都不能生病,付出的代價十分慘重。

只要政治人物可以恢復警覺,以身作則,下面的執行官員跟民眾自然會上行下效,台灣一直是防疫的模範生,就是嚴格的口罩措施,還有確實實名登記的結果。選舉將對政治人物帶來極大的引誘,如果不能把持,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只在一瞬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