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權應配財權 中央地方財劃才合理

林志怡 2022/01/12 16:38 點閱 3783 次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立剛對於地制法修法前景不樂觀,但「執政黨有決心可能就過了」。(經濟民主連合)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立剛對於地制法修法前景不樂觀,但「執政黨有決心可能就過了」。(經濟民主連合)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財權應隨事權劃分,地制法給多少事,財劃法就該給多少錢!」台大法律系教授柯格鐘指出,現行的「財政收入劃分法」與「地制法」好像是兩個互不相干的立法,「這是不對的」,他認為財劃法應依照地制法的事權分配經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立剛也說,現行制度逼迫地方只能向中央「乞討」,不利於地方自治精神。

中央政策、地方受害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陳歐珀、經濟民主連合 12 日舉辦「打破零和賽局—財政收支劃分的合理化」論壇。柯格鐘在論壇上解釋,中央與地方之間應是夥伴關係,但遇到特殊土地、工業區、中央政策上希望能夠給優惠的狀況,稅收政策調整上往往都是讓地方蒙受大量損失,比如過去營業稅收歸國稅、土地徵收稅減半以刺激房地產交易等政策,都讓地方收入銳減而無配套。

然而,地制法賦予地方眾多的自治項目與責任,導致地方政府支出增加不少,柯格鐘因此強調,「行政權就是劃分財政權的一個根據」、「事權、支出、收入要拉起來」,地制法規範了事權與支出間的關係,但財劃法卻沒能拉起支出與收入之間的關係,導致台灣陷入畸形發展、以致窮縣越來越窮的困境。

陳立剛進一步說,「台灣財劃法還在施工中,跟地方制度法之間剪不斷理還亂,兩者間的層級應該是互相關聯、彼此連動的」,目前的財劃法把地方政府的手腳綁起來、沒能給予地方足夠的經費,地方只能跟中央「乞討」,所以各縣市都希望成為直轄市、好爭取較高額的統籌分配稅款。

財劃法修法要決心

針對財劃法修法方向,陳立剛認為,應透過提高營業稅提撥比例等方式,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總額,且可以考量把一般補助款也納入其中;分配上則考量各縣市特色與基準需求設立指標,將直轄市、縣市的分配方式一致化;推動跨縣市或都會區域的建設計畫時,應優先考量財政專案或計畫型補助。

不過,陳立剛坦言,他對於財劃法修法成功的前景並不樂觀,畢竟事關各地方的財政權利,光是地方政府就很難達成共識,且中央政府還是會傾向財政權一把抓,不見得樂意釋出更多的資源,但如果作為立院多數的民進黨有決心要修法,「說不定就過了」。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助理教授陳俐甫也認為,財劃法要修,取決於有沒有「要修的決心與動力」。民進黨立委陳歐珀則強調,財劃法修正應該考慮到窮縣的感受,才能落實社會正義與城鄉均衡的發展,未來正國會智庫學者會針對地制法、財劃法,甚至行政劃分法修正提出完整版本,也希望「蔡總統要把窮鄉僻壤人民的心聲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