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漫談〉淺談台灣去年的痛苦指數

于國欽 2022/01/11 10:07 點閱 1552 次

美國總統雷根於1980年參選演說中,總是問民眾一個問題:「你們現在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卻很難回答,因為這屬於「感覺」層次,有人錢賺得少,但心情愉快,有人富有,但天天焦慮,因此必先下個定義,然後才有答案。

計算痛苦指數

雷根是個聰明人,自然有辦法證明四年來民眾的日子愈來愈難過,他把四年來美國失業率與通膨率一加,得出痛苦指數(misery index),雷根那個年代正逢兩次石油危機,各國都出現物價大漲、失業飆高,痛苦指數自然是扶搖直上,1976、1977年美國痛苦指數只有13,而1980年已超過20,這個政治算術和多數人的感受如響斯應,最後雷根也贏了這場選舉。

痛苦指數雖是由經濟學家歐肯(Arthur Okun)所提出,但真正把它發揚光大的是雷根,通常經濟理論不易為民眾理解,但痛苦指數卻淺顯易懂,也不失其嚴謹性。有人曾質疑通膨率、失業率是不同的概念,能加在一起嗎?還有人提問,一個百分點的通膨率和一個百分點的失業率,哪個比較痛苦?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談一下「菲利浦曲線」。

低失業則高通膨

唸過經濟學的人都聽過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以通膨率、失業率為兩軸,將歷年資料逐一點在座標平面,結果會呈現一條凸向原點的曲線,曲線傳遞出一個法則:要維持低失業,就得忍受高通膨,若要維持低通膨,就得忍受高失業。

遺憾的是,1974~1980年的石油危機瓦解了這個法則,此一期間通膨與失業雙率齊揚,於是在幾何意義上出現了菲利浦曲線右移,在算術意義上則是痛苦指數升高。

通膨會讓收入縮水,失業會讓所得無著,兩者都痛苦,因此稱為痛苦指數不但合乎學理,也合乎感覺,痛苦指數雖簡單,卻不失為觀察民生痛苦的指標。我們學學雷根,以此來觀察如今的台灣有沒有比四年前過得更好?

去年痛苦指數9年最高

依主計總處的資料估算一下,近五年(2017~2021)我們的痛苦指數依序是4.38、5.06、4.29、3.62、5.94,很明顯去年(2021)是比較痛苦的一年,去年台灣的痛苦指數5.94,也是九年來最高。

事實上,這個痛苦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去年通膨率(物價漲幅)近2%是十三年來最高,而失業率(目前只公布到11月)3.98%也是近八年來最高,情勢如此,痛苦指數自然是要升高的。

痛苦恐造成悲劇

主政者千萬別小看痛苦指數,這個簡單的算術真的可以反映民生的痛苦,甫公布的2021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出現五年來首度下跌,反映的正是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人們怎不痛苦?再者,如今失業人數仍逾40萬,受失業波及者仍逾70萬,能快樂得起來嗎?

當年雷根援引痛苦指數後,總會補一句:「過去三年八個月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那是一場美國悲劇。」但願這九年新高的痛苦指數別讓台灣釀出悲劇才好,而能否不讓經濟的痛苦變成社會的悲劇,那就得仰賴執政者多多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