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家庭照顧者時代 長照可調度資源

簡嘉佑 2021/11/25 18:58 點閱 2295 次
家總迎25週年生日!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左三)與會說,在社會的壓力下噤聲、長照資源的斷層,都讓家庭照顧更加困難。(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家總迎25週年生日!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左三)與會說,在社會的壓力下噤聲、長照資源的斷層,都讓家庭照顧更加困難。(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即將來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將建立互助的照顧圈;協助長輩搬家,改善「老屋囚親」狀況;開設「照顧學院」,教導如何與長者溝通、高級照護等技巧。家總秘書長陳景寧也提倡,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將為新長照目標。

新「三不」長照觀念

台灣目前有八十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至少約影響120萬名同住家人。家總指出,為了照顧家庭成員,家庭照顧者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生活與夢想。陳景寧提倡「新三不長照」的觀念翻轉,以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為目標,盼政府協助民眾解決三大痛點,「共同打造一個免於長照恐懼的家園」。

家總理事長郭慈安歷年來不斷研擬新方案,幫助家庭照顧者,包括提議「週休一日喘息服務」,讓每週一天8小時的「週休一日」喘息服務;住院看護納健保;教導民眾依「需求盤點、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形成文件、檢視調整」六步驟,製作自家照顧會議議程等措施。同時,也可以參照國外的政策經驗,如英國有家庭照顧者專法,能保障家庭照顧者退休年金減等。

在歷任家總理事長中唯一的男性王增勇,同時也是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他表示,希望家庭照顧者不是一直燃燒,而失去自己的生活。藉由替家庭照顧者發聲,發起社會運動,讓家庭照顧者成為社會上的集體認同的觀念。他強調,「當我們說自己是家庭照顧者時,我們不再是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兒女。」

社會歧見、資源失調

王增勇分享自己的故事說,因為一場車禍,他成為推動姐姐輪椅的人,有次向行政單位抗議二樓沒有電梯時,行政人員直面著他說:「你們沒有家人嗎?」這樣一句指責,代表了社會的要求與歧見,讓很多家庭照顧者噤聲。他說,行政資源與受照顧者之間的斷層,卻要求家屬負起責任。

他說,「大家都想盡孝,但卻有心無力。」但家庭照顧並不是孝順的唯一表現,而要國家保障的挹注下,達成受照顧者與照顧者之間的平衡。王增勇坦言,如男性、同志等照顧者還沒有被看見。所以還要持續努力來監督政府,「而非滿足於現有的成就,否則的話,那就不是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