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治不應是零和遊戲

醒報編輯部 2021/11/21 11:13 點閱 1092 次

台中第二選區原選出的立委陳柏惟被罷免,補選行程正式開跑,民進黨推出前不分區立委、林靜儀醫師(圖右)參選,國民黨推出原先以些微票數落敗於陳柏惟的顏寬恒前立委(圖左),兩方政治功防已經熱烈登場,原本單一選區的立委選局吸引全國目光,也成唯一個觀察台灣地方政治的新樣本。

有我無你之戰

從民國96年起我國立法委員選舉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每一選區選出一位委員,贏者當選,每一選區的候選人只有一人飛上枝頭,是一場典型的「零和遊戲」,你的勝利就是我的失敗,那怕我只輸一兩票,立法委員單一名額,就贏者全拿。十四年來,選民和候選人逐漸認識到,單一選區選立委就是一場有我無你之戰。

競選活動就有了越來越狠毒的選舉策略,基本原理就是把對手「割喉割到斷」,千萬不能心慈手軟,因為在變動不居的零和競爭中,政敵得到正一分,我就得到負一分。單一選區的零和遊戲經驗逐漸演化成為政治人物與選民的共同心態──政治是一場零和遊戲,永遠要立場分明,非黑即白,在0與1之間沒有中間地帶,沒有妥協空間。

民主老大哥的美國,經過兩百多年的實踐,政治也不免結構性地走入零和遊戲式的狀態,凡事講究黨派立場,認為通過對方提出的法案就是我黨的損失,而不問法案內容對於全體國民是否有利,國會經常發生「鎖死」(deadlock),除非法案內容大灑錢,否則難以達成任何兩黨協議。台灣兩黨政治的發展也一步步走向類似的套路。

主打在地意識

美國政治學者實證研究顯示,為了在「零和遊戲」中獲勝,共和、民主兩黨地方候選人最愛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身份認同」與「貧富差距」來打選戰,成為最廉價的民粹操縱,大部分的選民都很忙,也不見得有時間仔細聆聽候選人的政見,於是原生型的宗族、地域性團體就成了選舉動員的主體。

把這種情境翻譯到台灣,就是打「省籍意識」或「在地意識」,目前台中第二選區的兩位候選人都是台灣省籍人士,只能比誰更在地,有沒有住在選區等等。另一個方便之門就是比誰比較接近平民,有錢有房地產就成了罪過,尤其房地產來自祖傳或父蔭更不足取,能激起選民不公平的自憐與被剝奪感,這正是目前民進黨主帥與側翼發起攻勢的主旋律。

期待成熟的民主

我們必須指出,這個戰略很有效,但是很廉價。因為牽動選民投票行為的不是政見,而是出身,而出身是與生既來的,不被個人所決定。在這樣的選戰中,選民不自覺地成為財富與命運的平衡者(equalizer),選賢與能的樸素本意因而質變。

古典民主主義者杜威說:「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期望每一個成熟的人都必須明智地參與政治。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也是我們與海峽對岸紅色中國最大的分野。我們期望選民珍惜民主,善用自己的智慧,讓我們的公民文化往成熟穩健的方向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