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歲月〉我家的遊戲俱樂部

朱全斌 2021/10/31 14:07 點閱 1099 次

在我的童年沒有電腦遊戲,也沒有Spotify或Netflix,但是家中有哥哥妹妹以及大把的時間。平常的消遣活動除了看漫畫書,就是跟手足們一起玩耍。

從小培養理財觀念

我的父親是學教育心理學的,相當注重培養孩子們獨立的人格與組織分工的概念。從小五開始,我們就可以按月領到零用錢,過年的壓歲錢也都會交由我們自己保管支配。為了引導我們將錢做適當的運用,他教我們要「置產」,也就是避免一次性的消費,而應將錢花在具有重複使用價值的東西上面。

為了鼓勵五個子女實踐他的觀念,他設立了「相對基金」制度,只要我們買了合乎他標準的物件,他一律對等出一半的錢,其中還包括了桌遊。

因為遊戲需要有人一起玩,因此他建議我們成立一個「遊戲俱樂部」,將各人收藏的遊戲集中管理,捐獻最多的人為當然部長,大家再推舉一位管理者,負責遊戲的出借與歸還。大家在入會時也繳交會費作為基金,未來只要增購新的遊戲,他就會對等分攤。

大富翁寓教於樂

家中有一個舊皮箱,正好拿來存放遊戲部的資產,裡面除了撲克牌、各種棋類、智慧盤等益智手遊、還有許多擲賽遊戲,連父親從大陸帶來台灣的一副象牙麻將也捐給我們了。

擲賽遊戲就是用骰子、陀螺等擲具隨機決定棋子沿著棋盤路徑的前進步數,以最先抵達終點的參賽者為勝利的圖板遊戲,這是最早的桌遊形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富翁(Monopoly)。

大富翁於1930年代出現在資本主義的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大為流行,每個玩家都可以用代幣憑著擲骰子的運氣買地、蓋樓建旅館,最後因為壟斷市場而成為大富翁。

這個遊戲在60年代出現了台灣版,許多熟悉的地名都成為可以購買的標的,進而滿足了大富大貴的白日夢。這是我們家最愛玩的桌遊,十多年前有新版出現,裡面還納入了新竹科學園區等新的景點。

全家老少同玩桌遊

另一個受到家人青睞的圖版遊戲是陞官圖,據說發明自唐代,當時通行的版本是按照明朝的官制,在圖版的不同格子中標誌著各種官銜,從白丁起始,依照轉動陀螺獲得的判語而升貶,以最先升任最高官制者獲勝。雖說科舉制度已經廢了,因為我的祖父是末代的前清秀才,大家玩起來還是興味盎然。

記憶中的老皮箱裡面收藏了數十種遊戲,它們陪伴著我們兄妹度過了成長的青澀歲月。雖然現在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探索廣闊的世界,但是家人彼此陪伴一起玩實體遊戲的日子卻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