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與國家碳中和行動

彭蕙仙 2021/10/06 16:56 點閱 896 次

環保署6日表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進行修法,明訂徵收碳費,實施時間訂在2023年,這一年,歐盟將針對高碳排產品試行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俗稱的碳關稅),並於2026年正式推出。環保署的這項措施被認為是對歐盟CBAM的回應。

減碳從教育開始

歐盟在今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中,明確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這項被稱為《FIT55》的方案較之原訂目標 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5%,增加了10個百分點,可見歐盟實施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步伐已越來越加速,而其他不少國家也是如此。

為落實承諾,各國紛紛推出相應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投入碳中和的部門並只限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教育部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已成立《2050碳中和國家戰略》的韓國,就把教育部列入計畫的前導參與者,因為要實踐碳中和就必須改變人們的能源使用行為,而要改變行為則須從變態度開始,態度的改變來自知識與資訊,因此教育部門的工作對改變整個社會的認知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日本辦節電比賽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就曾表示,根據國外的調查研究指出,在「科技為本」、「自然為本」和「行為為本」這3大減碳的解決方案中,透過改變行為至少可以發揮10%的總減碳效果,因此歐美日等多國陸續成立國家級的「行為科學推力政策機構」,就減碳展開大規模的社會實驗,以善用行為科學促進民眾改變日常消費、能源使用的行為,提升減碳政策的有效性。

美國和日本就曾進行多次實驗,透過改變民眾的行為達到節電與節能的目的,其效果並不比傳統的經濟誘因(如罰款)差。如日本 2017年成立行為學團隊(BEST),與50萬戶家庭進行家庭節電計劃,透過手機APP公佈區域內各家戶節電即時(real time)資訊、激勵民眾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態,最終達成3%的減碳效果。

目前各國紛紛把碳中和、淨零排放等理念放進教育體系中,特別是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階段,就應該安排相關的課程,讓民眾從小就培養碳中和識讀(Carbon neutrality literacy)的能力,這樣才能讓民眾養成正確的能源使用態度和行為。

從老師開始強化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的教育對這個部份著墨極為有限;甚至,當「碳中和」這個名詞已隨處可見,企業界竟還有人反應,為何一天到晚只聽到碳中和,卻沒有碳永和、碳板橋?搞不清楚碳中和的意義。

一項調查也顯示,中小學老師對碳中和的認識有不足的隱憂,他們是直接面對「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第一線教育人員,有必要強化相關的知識,才能正確傳授淨零碳排等目前國際最重要的課題。

碳中和牽涉層面甚廣,絕不只是政府要對企業徵收多少碳費或碳稅,而是整個人類行生活與行為的大改變,而教育應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