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梅克爾之後 德國大選可能亮起紅綠燈

簡嘉佑 2021/09/28 07:54 點閱 1582 次

1.選舉結果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sep/26/germany-election-race-to-be-next-chancellor-going-to-wire-as-results-come-in
2.分析評論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60944
3.對台影響
https://udn.com/news/story/122474/5774391

摘要:
1.
社會民主黨(SPD)獲得25.7%選票,打敗梅克爾(Angel Merkel)領導、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保守派聯盟黨。美聯社報導,選舉官方對所有299個選區的統計結果顯示,社民黨贏得了25.7%的選票,高於保守聯盟黨的24.1%,除此之外,綠黨(GRÜNE)以14.8%票數位居第三、自由民主黨(FDP)則拿下11.5%的選票位居第四,而右派選擇黨(AfD)拿下10.3%,位居第五。
與此同時,由於2個主要集團都沒有獲得多數席位,綠黨與自民黨也表態願與社民黨或基民黨任一方共組聯合政府。若社民黨最終順利執政,將結束梅克爾長達16年的保守派執政。

2.
理論上,梅克爾的黨內接班人拉謝特仍有希望爭取綠黨與FDP、甚至SPD的合作,組成新政府,但分析家多半認為CDU「續命」的可能性並不高,而且拉謝特在CDU的領導人位子恐怕也岌岌可危。
「後梅克爾時代」一方面要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維持社會安定與經濟繁榮,一方面要因應中國強勢崛起、俄羅斯安全威脅嚴峻、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洲、歐盟整合(一體化)方向不明、氣候危機持續惡化的變局,可謂任重道遠。
3.
由於近年來中國的崛起,在2019年9月初,德國政府也發表了戰略文件「印度太平洋指南」(Indo-Pazifik-Leitlinien),並宣布該地區已成為德國外交政策的優先重點。繼英法兩國之後,德國也已派遣護衛艦到印太地區巡弋。而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也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對象,在梅克爾總理16年的執政期間,她曾訪問大陸12次,可見雙方關係之緊密。

自拜登總統上台以來,梅克爾的態度有些親美轉向,但仍願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否則貿易和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將無法解決,可見德方在美中兩大國之間採取中間路線的意圖明顯。因而此次大選中國的議題凸出,同時各黨態度都趨於強硬,並也都接受歐盟2019年對中國的定位,認為是夥伴、競爭者與對手三合一,但各自側重不同。

回應:
社會民主黨(SPD)打敗梅克爾(Angel Merkel)領導、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保守派聯盟黨,其實從民調之中就可略見一二,並非是什麼相當出人意料的選向。而重點在於當德國真的由紅(社會民主黨)黃(自由民主黨)綠(綠黨)燈組合執政時,對世界政治格局會有什麼變動才是重要的問題。梅克爾親中的路線是否轉限、難民議題的遺緒、在退位前與俄國達成天然氣管道的協定,看最有「總理相」的蕭爾茨如何處理?(主張環保與反核綠黨作為聯合政府的第二大黨,應該也會和中國不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