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你多慮了

醒報編輯部 2021/08/30 15:17 點閱 2987 次

(作者蔡嘉鴻/鐵路工程師)

衛福部長陳時中29日出席血液基金會與國際扶輪社的捐血室成立活動時表示,「如果擔心捐血車有群聚風險,歡迎到捐血室捐血,不用在外面排捐血車,也可以避免群聚風險」,如此一說,似乎潑了捐血車工作人員一盆冷水。

5千萬cc捐血不合格

畢竟捐血車的範圍,仍屬於衛福部直接監督業務,辦理相關防疫指引,包括社交距離、車內容留人數、車輛空調換氣率,甚至等候區外採水幕淨化環境空氣,相較而言,捐血車並無絕對風險,部長恐怕是多慮了。

受疫情爆發後捐血意願降低,社會民間公益捐血活動驟減,血庫屢鬧血荒。 一般所知的採血流程,從手臂抽出入袋8小時後送進捐血中心進行成分分析,在24小時內要送檢驗判定,合格血液在1至3天內送至供應中心,7至10天的安全存量,大概是12天後才進入醫院做為救護的血源,這還不算對病患輸血前的比對作業時間。

而依照血液基金會歷年度的年報,體檢刷退率約占總捐血人數的10%。近年來國人受到飲食作息、壓力情緒影響,這樣的不合格率也代表著另一層面的國民健康隱憂,暫且撇開利用捐血而篩選個人疾病的不正意圖,10%數字的背後代表著「有意願」但「不合格」的血液量,超過5千萬cc。

應採開源之策

筆者捐血近30年,本周才在捐血車完成第131次全血;排除不合格,尚有「有意願、沒時間」的族群,不正是潛在可被開發的血源嗎?是否受到法令法規限制,還是人力、經費,難道採血作業時間不能再延長,甚至是24小時,行「開源」之策?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歷任以來,多由衛福部或醫學單位官派轉任,政府資源充足,然而經年以來總是聽聞血荒不斷,除了慣例上街告急呼籲民眾挽袖捐血,捐血人縱使再有愛心也受限間隔時日,讓人誤解國人好像都沒有發揮愛心才讓血庫告空。而在往往短時間又高密度的採血工作下,反而造成第一線護理師的工作負荷。

主管機關應有長期規劃,別讓國家的血庫,成天叫急又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