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資深歌手羅大佑八月21日在「第32屆金曲獎」受頒發「特殊重大貢獻獎」,台上致感謝詞時他自豪地鼓勵後輩歌手:「台後大家都在談入行幾年,我入行已經44年,老先生歐吉桑都還在崗位,你們年輕人音樂人歌手,憑什麼喊停?」
即使快要邁入人生七十,台灣流行樂壇「集體記憶」之一的羅大佑,自成一格、大放厥詞且言之有物的風格,從來沒有改變。
強烈的反叛象徵
他曾經用音樂,大步跨開往政治論述的路,在當時1980年代初期、高雄美麗島事件記憶猶新的台灣,以及1987年台灣宣布解嚴、威權體制甫瓦解之際,以他的歌為批判武器,是台灣當代強烈的反叛符號象徵。
他早期的名曲【亞細亞的孤兒】,何等辛辣!以吉他與嗩吶伴奏緩緩感傷唱出,歌詞對比「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在台美斷交的1979年,等於在騷動不安的台灣島傷口撒鹽,撩撥不經意的集體恐懼,只有後來港人逃避九七大限可以類比。
不當醫生當歌手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的他,放棄醫生世家的冠冕,不想當放射科醫師,1981年他受邀擔任張艾嘉【童年】專輯的製作人,然後開始以全才歌手姿態出現。1982年的【之乎者也】與隔年推出的【未來主人翁】,歌詞批判火辣,名為鄉愁詠嘆鹿港小鎮,憐憫升學主義受害人,骨子裡其實是龍應台【野火集】的反威權,讓他迅速成為台灣的「鮑比狄倫」。
在那個一不小心就要進監牢的年代,羅大佑接下來五年的專輯命名為【家】、【愛人同志】、【閃亮的日子】與【告別的年代】明顯雅馴,向著純商業的流行歌壇傾斜,多了溫情詠嘆,少了政治味。
抓到反共心理
但是1989年中國大陸爆發的「天安門事件」,又讓他又找到著力點,羅大佑重新當政治人,1991年在香港發行的【皇后大道東】,抓緊七百萬港人反共、恐共與1997年大限逼近的幾個集體心理,羅大佑在香江成為超級巨星。
羅大佑接下來砲火猛烈,幾次質疑不合理的社會,還有他個人不認同的政治人物,在台灣特有的藍綠政客瘋狂對立時代(現在還是),羅大佑被解讀為泛藍。因為以他的影響力,2006年他登台響應施明德的「紅衫軍」,他支持新黨的候選人,也公開支持橘色的前省長宋楚瑜,歌詞直接就用【綠色恐怖主義】、【阿輝養了一隻狗】,直接開戰,毫無懼色。
到了香港,持有香港身分證的羅大佑又勇敢挺香港民主派,為陳方安生在香港立法會補選的選戰中站台,是少數公開表態支持泛民主派的演藝界人士。
羅大佑以他的歌為批判武器,是台灣當代強烈的反叛符號象徵。(中央社)
用音樂批判體制
四十年來的用音樂批判當權體制,使他發揮國際影響力。哈佛大學兩位教授就音樂相關歷史,對羅大佑進行口述錄制,口述影像將作為保密檔案保存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當中。
然而創作的基因是一個祝福也是咒詛,86年耐不住神給的才華,又創作了【東方之珠】,為侯孝賢的電影【海上花】譜曲填詞。他出入通俗音樂與政治,無入而不自得,固然是對聰明人而言,神要給誰就給誰,但是他謹守倫理,抓住批判與辱罵差以毫釐、失之千里的分寸,還是他成功的關鍵。
音樂路上永不退休
1989年香港版所收錄的《侏儒之歌》有諷刺中共領導人與六四天安門事件,導致羅大佑的作品被中共官方封殺。即使曾經這樣嚴厲批判北京過,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再限制他在中國大陸的演出,羅大佑於中國的首都北京設立個人工作室,把整個中國走了一圈的上海、杭州、南昌、昆明舉辦「世紀巡迴演唱會」,引起大陸幾代歌迷的轟動。
這樣盤點這位四十四年資歷歌手的專業旅程,「特殊重大貢獻」獎其實就是終身成就獎了,而我相信,獎座名稱是他堅持的,得獎是要宣告,他仍繼續在商業音樂的路上,而不是要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