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時代健康的祕密:若想無病、無痛健康活下去,該如何準備?》

醒報編輯 2021/08/05 10:20 點閱 10867 次

韓國人平均壽命為80.6歲,而不健康的存活年數是8.4年。儘管能活到老,卻以弱不經風的身體過日子,或需要臥床讓人照顧長達近9年的時間,這樣的老年生活,你想要嗎?壽命延長了,但健康沒有到位,用光所有存下的錢,餘生只能「帶病」過日子,你願意嗎?

生病一定有原因,不論是生活習慣崩壞、或是飲食不規律,或是攝取必需以上的份量。動物界好似只有人類會這樣被好吃的食物控制,無法自制的偏食、過食、暴食等等。若在遺傳上、體質上就已經偏弱,加上平時有不好的生活習慣,就容易罹患疾病,所以平時要藉由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增加免疫力,守護身體遠離疾病,才能健康長壽。

幼年時,我認為人一旦到了花甲之年,就代表年紀已經非常的大,若是活到七十歲才過世的話,就是好命,可如今這樣的想法可說是古老思想,畢竟現在人多能活得很久、很長壽。

世界長壽保持人

有時,周邊的人說自己已達花甲之齡,可外貌上一點都不像爺爺奶奶,根本看不出是五十幾歲,還是六十幾歲,甚至要到七十幾歲才會覺得臉上有年老的痕跡。

女性最長壽為日本人瑞田中加子19日以117歲又261天,刷新原先由田島鍋創下117歲又260天最年長的日本紀錄。而波多黎各人瑞馬奎斯也曾以112歲又326天高壽打破男性最長壽金氏世界紀錄,他說,長壽秘訣就是「保持憐憫之心」。

高齡者不少

目前韓國超過一百歲的長者有一萬七千位,鄰近的日本則有六萬六千位,百歲長者確實越來越多,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於2018年8月公告的「租賃業者登錄現況」顯示,最高齡的租賃業者為112歲,且同時擁有十二間出租中的房產。

再者,過往屬於避諱話題的一百零三歲進行胃癌手術的老奶奶,以及一百零二歲動大腸癌手術的老爺爺的情況,不斷出現在各類傳播媒體。在逐漸走入長壽世代的現在,如果百歲長者在體力和錢財許可下,為使患者儘快康復,醫者多會與家屬充分溝通,積極勸說進行手術。

多病度過餘生

然而,並非所有長者都能夠健康長壽,健康管理得當的部分長者,到了九十歲依然健壯,而大部分長者卻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罹患嚴重致命性的疾病,不能做想做的事情、不能吃想吃的東西,與疾病奮鬥到最後,一輩子都活得很辛苦。

根據統計廳於2017年調查資料顯示,韓國的期待壽命與平均壽命為男性八十歲、女性八十六歲,健康壽命為男性六十五歲、女性六十六歲,等於男性有十五年、女性有二十年時間,是以身心不健康的狀態度過餘生的。

常見的平均壽命,也就是期待壽命,是檢視一個國家健康水準的重要指標。然而近年來,人們更關注的不是期待壽命,而是能夠健康活下去的健康壽命,也就是不期待能活很久,而是能健康活多久,可見百歲世代大家更重視健康長壽。

工作、錢與健康

一般人只要沒有先天性疾病,都是自幼無病痛的成長,即使如此,人的生物體本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老化,進而使器官功能下降,引發痛症,妨礙我們日常生活。換句話說,人類壽命一旦變長,當年齡漸長,疾病自然就會找上門,讓我們痛苦過日子。

那麼,我們該如何遠離疾病,獲得健康長壽呢?百歲時代,我們需要準備的就是工作、錢與健康三件事情。

維持經濟安定

退休後依然有工作,帶有超越生計的含義,當然一般情況下經濟因素最重要,但為了健康、為了享有成就感的晚年生活,就必須要工作,而要工作就必須健康的活下去。特別是年長者有工作的話,不僅可以解決經濟困苦、健康問題、寂寞、喪失自尊等問題,更進一步是所有國民都可認知到晚年生活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安定」,才不會落入貧困階層。

再者,晚年若沒有準備足夠費用,卻活很久的話,就會出現醫療費用等長壽必須清單,也就是退休後的醫療支出比率會提高,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在2016年一整年的醫療費用為三百八十一萬韓元(每月三十二萬韓元),可說老年期的醫療費用支出是晚年預備金最大的敵人。

所以,一定要健康。要成為無病、無痛的健康上流社會,工作與錢是基本,並從年輕就開始儲蓄健康,在日常生活保持健康的習慣、吃健康、品質優良的食材,為健康打下扎實的底子。換句話說,為了晚年,必須建立自身管理計畫,且從年輕的時候就要具體、持續的管理個人健康。

飲食習慣要改善

生病一定有原因,不論是生活習慣崩壞、或是飲食不規律,或是每日攝取過多的營養素─動物界好似只有人類會被好吃的食物控制,無法自制的偏食、過食、暴食等等。

換句話說,這些人在遺傳上、體質上就已經偏弱,加上平時的生活習慣又不好,就容易罹患疾病,所以平時要藉由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增加免疫力,守護身體遠離疾病,才能健康長壽。

三餐正常 與人交流

我的父母皆已年過九十,兩位都沒有罹患老人相關疾病,身體相當健康,至今都還可以在午餐時間手牽手去到瑞草區廳享用午餐、與周圍的朋友聊天、上市場買菜,然後一同回家。他們每天走路、與他人交流,三餐正常的生活鐵律,或許就是他們維持健康的祕訣。

全球各地平均壽命都是持續增加的趨勢,但若不健康的話,長壽就沒有意義了。而確實以弱不經風的身體過日子,不僅毫無意義,也無法享受人生不是嗎?我們要健康的活百歲,而不是躺病床活百歲,我想,應該也不會有人願意那樣辛苦的過日子。

回歸自然

哲學家塞內卡這樣說過:「真正重要的事,不是活多久,而是能夠健康的活多久。」我想,曾撰寫農事書籍《農莊生活手記》的聶爾寧夫婦,堪稱為百歲時代無病、無痛,健康快樂長壽的箇中典範。著作中詳實的記載他們的飲食起居、栽培作物、經濟來源以及居家環境,從中可以看到聶爾寧在退休之後如何「回歸自然」。

退休後,先生聶爾寧只工作半天,剩下時間是冥想、閱讀,或是進行演奏樂器等休閒活動,享受庭院生活,毫無病痛健康的規律生活直到一百歲時,他選擇米水不進的結束他的一生。

老年的幸福

因此,在生病前就該保持健康習慣,做好健康管理,每天食用營養充足的飲食、定時定量的運動,每年定時做健康檢查,將健康當成人生幸福的基礎,及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才能夠迎接健康的晚年,無病、無痛的生活。總結一句話,老年的幸福與不幸福並非錢、名譽、權利,而是健康。

最後,希望本書能夠提供些許晚年健康的幫助,同時期待各位都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具有活力的生活到百歲。

(興韻/輯)

《百歲時代健康的祕密:若想無病、無痛健康活下去,該如何準備?》
作者: 金忠雄
出版社:晶冠出版社

其他書訊:

《科學大師的失誤》

作者: 楊建鄴
出版社:時報出版

牽動人類文明進程的科學大師們,歐拉、高斯、波耳、霍金、愛因斯坦、海森堡、玻恩、包立、哈恩、哈伯、居禮、錢德拉賽卡、費米……他們曾經犯下什麼樣的錯誤?

科學大師們的才華,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而科學成就的背後,卻充滿了無數次的失敗與挫折,一次次的失誤,最終拓展了知識的疆界,突破了無知的限制。

本書以傳記式的筆法,介紹數十位科學家的生平故事、科學研究歷程以及跨領域的豐富知識,並詳述過程中的失誤原委。然而科學結晶的背後,不僅與學術有關、與文明有關,更隱藏了財富與權利、道德與名譽的糾葛;他們的成與敗,改寫了歷史,牽動了人類整體的命運。

《毒親教養》

作者: 吳娟瑜
出版社:出色文化

頂嘴、疏離、憂鬱、易怒、依賴、拒學、沉迷電玩……當孩子行為脫序時,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常對孩子有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表現。

一個人講出的話語、表達的想法、臉上流露的神情,往往跟深藏在潛意識裡的信念有關,父母若有以上負面情緒,代表潛意識裡帶有許多恐懼,並經由教養將恐懼不斷複製給孩子。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去除源於個人創傷、承自原生家庭/家族的負面信念,拒絕周遭、社會、媒體流傳的錯誤認知與價值觀,不再受潛意識操控,親子才有良性互動!

《投資陷阱》

作者: 王健, 余劍峰
出版社:好優文化

投資?或許你會想問,投資什麼?但其實在中國風行將近十年,連阿里巴巴都涉入其中的P2P貸款,問題並不僅止於借款人的過度消費,投資者血本無歸更是一大問題。

投資者為什麼會血本無歸?或者我們更想問的是:為什麼會願意投資這樣的網路貸款,借錢給素未蒙面的人?看似不理性或無效的決策背後,其實也存在理性的抉擇?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研究員王健、余劍峰,透過十多年的研究心得與實踐經驗,以貼近生活的豐富案例,深入淺出的金融知識,揭示金融市場非理性現象背後的邏輯與規律,剖析錯誤決策的背後,出現什麼樣的陷阱、而這些陷阱又如何導引投資者做出錯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