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台中報導】新近出版的「我們台灣人」研究分析指出,現今台灣人性格「一般而言仍友善溫和,但不講求群己關係,公德心不足」;作者資深新聞人盧世祥感歎說,近百年前蔣渭水所指的症狀:「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頑迷不悟…」仍多少存在於現今社會。
日治世代具教養教育
他說,台灣也許不再如蔣渭水時代所看到的「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但盧世祥認為,智識的營養不良依舊存在。此外,就國民素質整體而言,口號喊得大聲、標語寫得漂亮、卻沒能在現實生活中落實自律與公德,現時台灣人在公共場合的言行舉止常令人難以恭維,只顯示整體水準不進反退。
早年在他父祖輩「多桑」世代所受的「修身」課目,生活教育與教養自小做起,曾培養過為人著想、誠正守法、舉止安靜有禮的世代,在改變國民性上發揮了正面效應。但對照蔣渭水所言,顯然未臻普及。不論如何,他認為唯有透過家庭與學校教育培養自律與自立,才能提升國民素質。
環境文化塑造不同性格
盧世祥引述400年前荷蘭牧師干治士以「友善、忠實、善良、好客」描繪那時的「福爾摩沙人」;也引用蔣渭水的話說,「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智慮淺薄、只圖眼前小利」。蔣渭水和干牧師相隔數百年,指涉的「台灣人」,自然是不同時期的社會對象,由此可見,一個社會的國民性會隨外在環境文化變化而有所改變。
史觀與文化立基台灣
重要的是,他認為台灣史觀與文化應建立在台灣這塊土地之上;南島、漢、東西洋文化都是構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國民性探究也要以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台灣人民為基礎。誠如彭明敏教授序中所言,一國國民性格的形成,受歷史及現在無數因數互動制衡影響,「一言之,共同命運的意識也」。
盧世祥於台大、政大畢業後,工作中再獲獎勵前往美國柏克萊加大深造。曾任新聞媒體探訪主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及媒體相關基金會執行長、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