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發券不是真紓困,普發現金可兼顧紓困與振興!」民眾黨團20日指出,過去發消費券、三倍券都是強迫消費振興,並浪費不必要的行政成本,不是真的幫助到基層受苦民眾,呼籲政府排富普發現金,保障國民基本生存權。
行政成本23億
民眾黨團幹事長蔡壁如表示,國民黨發消費券、民進黨發三倍券,這兩種券都不如「現金直接匯入帳戶」來得直接、方便、快速,還能節省不必要的行政成本;行政院不宜在冷氣房裡防疫,要認真考慮發現金作為「防疫基本收入」,避免民眾發生「餓死比病死多」。
蔡壁如指出,2009年國民黨執政時發消費券,後來審計部決算報告評估成效不彰,因為民眾消費券7成還是拿去買日常生活用品,而非新增高價支出;2020年民進黨改發三倍券,一千換三千,引起廣大民怨,電子支付推廣極為有限,行政總成本高達23億,民眾都認為,若23億能改為直接發現金,就能雨露均霑。
發現金兼顧紓困與振興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表示,勞動部現有的紓困政策都是以勞保或就業保險作為身分識別,無社會保險者都搶著申請衛福部擴大急難紓困,申請量已突破百萬件,民眾書面申請寄出一個多月,到現在線上查詢仍無資料;紓困嚴格的審核方式,讓許多弱勢者卻步,也讓許多有需要的民眾排除在紓困之外。
賴香伶指出,參照國外案例,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都採取全體國民普發現金的紓困方式,金額從一萬到三萬餘元不等,台灣也應可從善如流,紓困普發現金,讓有需要的民眾都能度過困境。她進一步建議,排除家庭所得前20%的高所得者後,應全面普發現金,避免出現「紓困孤兒」。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理事賴君怡則強調,發放現金作為防疫基本收入對公共衛生的重要,可以讓國人免於強迫通勤、職場群聚、從事高風險經濟活動,且普發現金可兼顧紓困與振興,對缺乏現金的人來說,可持現金購買日常必需品,現金就是紓困;對不缺現金的人來說,可持現金購買奢侈品,如此現金就是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