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視窗〉外資評估報告多誇大 投資人要有定見

何其台 2021/07/14 14:27 點閱 4433 次

台灣半導體產業最近在外資圈評價南轅北轍,有升評、有降評,價格差距太大,究竟怎麼一回事?

評估報告如雲霄飛車

台積電一度獲Aletheia外資高減1千元以上目標價,紅遍半邊天,6月21日遭大摩降目標價至580元,而且用詞辛辣,相當罕見,直言未來12至18個月,持有台積電會變成死錢(Dead money),股價立即重挫至584元,大跌3.15%,股東人數從102.3萬人,銳減至99.14萬人。

聯電的遭遇也一樣,聯博説利多已充分反應,目標價竟然砍到40元,甚至預估2022年獲利比2021年減少78%,與高盛評估的76.3元目標價,差距幾達一倍。
聯發科也好不到那裡去,4月28日匯豐證券升評至1550元,未來一片看好,6月21日突然調降到800元,原因是中國5G手機需求減弱,加上高通調整供應鏈,將導致聯發科5G出貨量減少27%。

半導體產業不易撼動

力積電在瑞士信貸、摩根大通於6月25日,認為受惠於晶圓代工報價上揚,利基型DRAM售價走高,大幅調升價格至85元,不料大摩12日發佈評估報告,認為明年消費性電子需求下滑,將失去議價主導權,毛利率下滑,因此將目標價調降為58元,評等為「劣於大盤」。

面對外資對半導體產業看法「初一、十五不一樣」,投資人心中要有定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說的很對,過去20年晶圓代工是任人砍價,毛利率常低到只剩下12%以下,成為賠本生意,大家不願意投資動輒2、3千億元的晶圓代工廠,去年以來,吃足苦頭,未來產業生態將大幅轉變,否則沒有人願意投資。

「半導體通膨時代來臨」將主導未來20年至30年的產業趨勢,即使需求趨緩,漲幅只是比較少,大趨勢如此,股價如何如此暴漲暴跌?

中國晶圓代工的死穴

中國強勢發展半導體,當然值得重視,但是目前可用於5G通訊、車用電池的第三代半導體,電動車在下游端的基板模組端有生產能力,原料端多晶矽產能強,但是上游晶圓代工生產就是弱點,尤其是7奈米以下技術難度高,不容易突破。除非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求進步,否則國際競爭力不弱,不會那麼容易被取代。

英特爾現在作風並不能夠得到認同,晶片研發、自產、委外、代工,全部一把抓,想要獨吃,恐怕很難在同行間交到朋友,大家都會加倍提防,對美國未來發展半導體產業,不見得有利。

外資分析師不是外界想像那麼容易,因為都是抽取佣金,如果外資死抱股票不放,不肯交易流通,大家都賺不到錢,所以定期或不定期寫些分析報告給外資參考,總得有些亮點,於是乎南轅北轍的報告就誕生了,投資人參考就好,自己要能研判真偽。

股市漲多就是利空,跌多就是利多,買賣價格永遠是最重要的考慮,掌握這個原則,至於半導體產業,台灣現有優勢要想動搖,恐怕不是外資分析師說的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