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潮轉向郊區 都市經濟陷困境

醒報編輯部 2021/07/12 15:14 點閱 4306 次

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之後,開放餐廳可以有條件內用,但全台各地都不願跟進。

餐廳是否可以內用,這當然是防疫專業的判斷,不過指揮中心的宣布後卻得不到各地地方政府支持,這表示台灣民眾大多趨向更加保守的防疫策略,當然這對經濟的衝擊將會更大。

郊區景點大爆滿

觀察這幾次的假日人潮的流動,可以發現都市當中的景點幾乎都是乏人問津,店家也都是拉下鐵門無法營業,但是只要是靠近郊區或是其他縣市的,許多景點都是爆滿,像是宜蘭頭城的大溪漁港就湧入大批民眾,太魯閣已經有2,728團登山隊、10,271人預約擠爆太魯閣知名景點,山區的山屋到9月5日都已額滿。

宜蘭羅東林管處轄下的太平山莊7月13日到9月的訂房也幾乎滿房。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戶外比較通風,比較沒有傳染的問題,這是相對安全的概念。

當大部分民眾選擇出遊而不是到都市消費,必然讓都市的經濟進一步惡化。台灣目前的失業率是4.11%,是蔡英文總統任內失業最高的時候,無薪假人數已經達到一萬三千人,其中服務業就佔了一萬一千人。都市裡的服務業又占了多數,因此,如何因應這波民眾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政府還得快點拿出方案。

讓有意願的先接種

面對失業增加的窘境,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快打疫苗,不過台灣卻出現了一個怪象,就是手握七百萬疫苗,但是施打卻只有三百萬,等於只打了存貨的一半。如果按照年紀跟類別無法快速施打疫苗,或許直接開放有意願的民眾接種會比較快,因為身為經濟主力的中年人,其實會是最後一批打到疫苗的人。

如果原先規劃的弱勢或是特殊種類的民眾沒有意願,先讓一般中年人施打,或許可以讓經濟活動更快恢復。

疫情與經濟要同步恢復

疫情的下降,對台灣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之前的景況,如果經濟無法恢復,對執政黨尤其不利。希望不論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能夠用心在經濟復甦跟救助的政策,如果疫情跟經濟不能同步恢復,不管是哪一個黨,執政起來都會困難重重。

比較起韓國或是美國的紓困,台灣的確不算給得多,希望紓困方案可以趕快檢討,不要民眾受困經濟,還要忍受政治口水。